伯格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伯格曼》(Borgman) 是2013年荷蘭導演亞歷斯·馮·華麥丹執導的一部充滿怪誕色彩的驚悚片。
入圍第6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為近38年來首部入圍戛納影展主競賽單元的荷蘭影片[2];後來又進入2013年多倫多電影節先鋒單位展映[3]。荷蘭於2013年8月29日上映,本片代表荷蘭角逐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4]。
劇情介紹
伯格曼是一個被從地下洞穴趕出來的乞丐,他用手機與他人聯繫,更有一幫身份神秘的隨從。伯格曼出來後尋找洗澡的地方,造訪一處樹蔭環繞的公寓,那裡住着一對年輕的夫妻,並和三個孩子以及一個年輕女保姆過着衣食無憂的中產生活。伯格曼的到來卻是一系列突發事件的導火索。後來女主人對伯格曼產生好感,伯格曼也設計將她家的園工殺害,以新入聘的園工的身份入住她家。最終夫妻二人也遇害,伯格曼與隨從把受到精神控制的三個孩子以及女保姆帶走。
伯格曼到底是一個夢中人還是一個惡魔,是一個扭曲的寓言還是人們恐懼的具現?
影片評價
《伯格曼》用的完全是反類型片的手法,比如不見血的冷暴力、板着臉的冷幽默、不用音效的干恐怖、沒有任何特效的意念魔幻。從這些意義上講,《伯格曼》的好看,樹立了一個完全獨立於好萊塢電影世界的電影空間,這是屬於歐洲電影的貴族氣質和原創精神。
電影沒有太多音樂沒有特別的視覺手法,但沒有一分鐘乏味和無力,導演功力真有點魔鬼級別,所謂才華就是即便不動聲色也讓人望塵莫及。《伯格曼》不是那種特別需要分析或者可以很清晰分析的電影。故事和人物、台詞和鏡頭好像就是通過神祗寄存在他們大腦里,而他們的使命只是把腦子裡的存貨輸出到劇本上再說給演員和工作夥伴。
從《伯格曼》看到的是自由,因為導演的才華、因為作品的難以歸類、也因為電影塑造的這麼一個半魔半仙的傢伙,這部電影不是那種可以明確用語言講述的片子,正因如此,它作為電影的獨特韻味才難以替代 。(網易娛樂評)
參考文獻
- ↑ 2013 Official Selection. Cannes. 18 April 2013 [18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1).
- ↑ 66屆戛納電影節 展映電影看點前瞻. pclady. 201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Borgman. TIFF. [2013-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3).
- ↑ Netherlands enters Borgman into Oscar race. Screendaily. [2013-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