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七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伽蓝七堂,又名七堂伽蓝,是唐宋佛教寺院的规范建筑。直至明清两朝仍然有这种禅宗寺院与殿堂配列的方法。
佛宗殿堂比较
佛殿是每个佛宗都必定有的建筑,因为这体现了禅宗把日常修持的重心转移到念佛之上。尽管具佛性的禅宗成佛是一种顿悟,其对于信众仍然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在自宋代起佛殿融合到新的寺院体系当中,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部分。以下为各个佛宗的七堂伽蓝之比较:
佛宗名称 | 殿堂名称 |
禅 | 1) 佛殿、法堂、僧堂、厨库、山门、西净、浴室 2) 佛殿、法堂、禅堂、食堂、寝室、山门、厕屋 |
真言[1] | 1) 佛殿、讲堂、五重塔、大门、中门、钟鼓楼、经藏 2) 佛殿、讲堂、灌顶堂、大师堂、经堂、大塔、五重塔 |
天台 | 佛殿、讲堂、戒坛堂、文殊堂、法华堂、常行堂、双轮堂 |
法相 | 佛殿、讲堂、山门、塔、左堂、右堂、浴室 |
华严 | 佛殿、食堂、讲堂、左堂、右堂、后堂、五重塔 |
建筑结构
七堂伽蓝分别为山门、佛殿、法堂、方丈、斋房、浴室、东司(厕所)。其中僧堂、东司、浴室为三默道场,禁止任何私语。而殿堂因为供奉的佛神不同而分为大雄宝殿、释迦殿、七佛殿、三圣殿、无量佛殿、药师殿、弥勒殿、毗庐殿、伽蓝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罗汉堂等。因用途不同,所以又分为舍利、藏经阁、转轮藏殿、戒台殿、洗心殿、禅堂、法堂(讲堂)、斋堂等。伽蓝七堂制禅院一般以殿为中心,殿堂楼舍有前殿、正殿、后殿、配殿(位于中轴线两侧的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等殿堂)之分。前殿包括山门、天王殿、钟楼与鼓楼一组建筑,正殿由建在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藏经楼等建筑组成。至于后殿就由三佛殿、伽蓝殿、或毗庐殿等建筑组成。简而言之,佛寺重要建筑置于寺内中央部分成一直线排列,而配殿及其他附属设施则置于中轴线两旁。
由于佛教宗派供奉的佛以及菩萨不相同,因此每个佛教寺院在前殿、正殿、后殿、配殿的种类配置上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规模较大佛教寺院才会有经堂、讲堂、佛塔、钟楼和禅堂等建设。而现今“七堂”专指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已经不再限于七个堂宇,即塔(安佛舍利)、金堂(佛殿,安置佛像。与塔共为伽蓝的中心建筑)、讲堂、钟楼、藏经楼(经堂,纳经之堂)、僧房(寮房,即僧众生活区)和食堂(斋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