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何学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学秋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何学秋,男,1961年8月生,辽宁辽阳人,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副司长[2],原华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3]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原华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出生地点----辽宁辽阳

出生日期----1961年8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并成为有效候选人之一[4]

毕业院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代表作品----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

研究方向----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等

职 称 ----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人物经历

1978-1982,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1987-1990,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博士(我国第一个"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博士学位)

1987-1993,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系,副主任、主任

1993-1995,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1996-2000,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2000-20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司长

2010-201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2013-2015,华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2000年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系,教授/兼职博导

2015年至今,北京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

2015年2月5日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召开了院士候选人评审工作会议,经过无记名投票,决定向中国科协推选华北科技学院何学秋同志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教学科研

所教课程

本科生课程:

矿山安全工程

研究生课程:

安全技术新进展

何学秋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研究领域

(1)安全科学规律

(2)地下工程动力灾害监测预警物理方法

(3)地下工程安全AI理论与技术

(4) 安全规划与战略

学术任职

2017年至今,国际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主席

2014年至今,中安安全工程研究院理事长

2014年至今,中国煤炭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2011年至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8年至今,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

2007年至今,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6年至今,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0年至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刊物编委;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委员会瓦斯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国家反恐工作协调小组专家组专家,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博导),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兼职研究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何学秋教授主要从事煤矿安全和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煤炭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5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面做出了较重要贡献。在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流变假说"和"安全科学的统一理论--安全流变-突变论"。

在技术方面,首次研制了开发非接触电磁辐射法预测含气煤岩灾害动力现象的技术和装备;首次证明了外加电磁场强化煤层瓦斯流动的新途径;提出了用测试分析瓦斯(煤尘)爆炸瞬态中间产物来研究阻隔、惰化爆炸的新途径。

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出版了《含瓦斯煤岩破坏电磁动力学》、《含瓦斯煤岩流变动力学》和《安全工程学》等6部专著,发表论文13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2篇,被EI收录65篇,被ISTP收录31篇。研究成果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2001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江苏省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荣誉称号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

(2)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6)

(3)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2000)

(4)国家教委优秀跨世纪人才(1995)

何学秋教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计划基金,2000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曾赴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俄罗斯、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国合作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此外,何学秋教授还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普通高校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煤炭部青年科技奖"、"煤炭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省首届青年科学家提名奖"、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煤炭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主要奖项

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2008),省部级一、二等奖5项,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各1项。

何学秋获奖项目统计表

获奖情况 获奖项目 获奖人员
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93)
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 张铁岗、何学秋、胡千庭、王魁军、张建国、姜光杰、费国云、王玉武、程 伟、杨从孝
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煤矿冲击矿压电磁辐射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 何学秋、王恩元、窦林名、聂百胜、刘明举、刘贞堂、王云海、魏建平、陆菜平、李忠辉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
中国出版政府奖二等奖

论文著作

出版专著

窦林名,何学秋,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聂百胜,王恩元,何学秋,煤岩流变电磁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03

肖红飞,何学秋,冯涛,煤岩动力灾害力电耦和,地质出版社,2005

撒占友,何学秋,王恩元,煤岩流变电磁辐射效应及突出预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何学秋,周心权,杨大明,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王恩元,何学秋,李忠辉,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

何学秋,申宝宏,罗海珠,煤矿瓦斯防治技术与工程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李忠辉,王恩元,何学秋著,煤岩破坏表面电位效应理论与机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发表论文

何学秋.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劳动保护,2005(12)

何学秋,等.利用煤岩破坏电磁辐射特性测定煤岩卸压带的研究,煤矿安全,1996(2)

何学秋. 煤巷瓦斯涌出规律及其连续性积分模型,煤炭工程师,1994(1)

何学秋. 安全科学的"R-M"基本理论模型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5)

何学秋,等.含瓦斯煤岩流变特性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

何学秋,等.我国安全生产基本特征规律研究,中国安全科学,2008(1)

何学秋,等.基于流变-突变理论的尾矿坝溃坝机理及预警准则研究,中国安全科学,2012(9)

参选院士

2007年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并成为有效候选人之一

2011年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并成为有效候选人之一

2015年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并成为有效候选人之一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