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余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余姚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中文名: 余姚市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著名景点: 通济桥,舜江楼,河姆渡遗址

余姚市,隶属于浙江宁波市。余姚秦时置县,已有 2200 多年建县历史。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1995 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

余姚位于东经120度至121度,北纬29度至30度。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距宁波国际机场和大型港口宁波北仑港仅半小时和40分钟车程,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只有1小时车程,经沪杭甬高速公路去上海也只需2个半小时,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到上海仅需1小时,余姚已纳入上海“二小时交通圈”。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

余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境内被中外历史学家视为奇迹的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长江流域母系氏属繁荣时期的代表性遗址。从秦代以来,涌现了许许多多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东汉时期高风亮节的严子陵,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余姚因此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1]

建制沿革

余姚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余姚秦时置县,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1995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行政区划

余姚秦时建县(一说汉建)。东汉建安五年(200)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元贞元年(1295)又升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1985年7月1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2015年末全市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乡,265个村委会、19个居委会和37个社区。

即:梨洲街道、凤山街道、兰江街道、阳明街道、低塘街道、朗霞街道、临山镇、黄家埠镇、小曹娥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大隐镇、陆埠镇、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鹿亭乡。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土陆域面积133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3平方公里(水田374.2平方公里;旱地102.8平方公里,田埂36.1平方公里,菜地0.4平方公里),园地面积65.6平方公里(其中果园12.7平方公里,茶园48.3平方公里,桑园2.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81.6平方公里,草地面积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1.4平方公里,居民、工矿、交通用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其他73.9平方公里。土地类型多样:北部杭州湾平原是盐土,中部水网平原为水稻土,南部丘陵山地为红壤、黄壤。《余姚市志·自然地理》

水资源

水资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90立方米,平均蓄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库塘蓄水2.2亿立方米,其余为地下水。境内主要溪流18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万千瓦,1993年全市水电站75座。装机用量1.52万千瓦,年发电量2900多万千瓦时。

森林资源

森林林地481.6平方公里。其中用材林257.73平方公里,经济林(包括茶园、果园、油茶油桐板栗、棕漆等)68.7平方公里,薪炭林15.1平方公里,竹林139.8平方公里。防护林、特用林0.7平方公里,竹年采量350多万根。特产杨梅,今已达7万亩,1991年产量9407吨。森林资源归纳特点为:幼林面积大,成熟林少;单位面积蓄林低,丰产林少。混合林面积更少,竹林有一定比重。

动物资源

动物现有野生动物主要有短耳兔、黄鼬、香狸猫等。爬行动物有乌龟、乌梢蛇等,两栖动物有癞蛤蟆等,鸟类有杜鹃猫头鹰、山雀等。淡水鱼类58种,鲤鱼科最多。甲壳类主要有青虾、中华绒鳌蟹、甲鱼。海水鱼类:海涂有泥螺、蛤、蜢、蛏子、沙蟹。近海水域有鲳鱼、鲚鱼、海鳗、梭子蟹螃蟹等,近来引进白鲫团子鲂罗非鱼、架交鲤鱼等。

矿产资源

萤石为主要矿产,分布在大隐镇、芝林、洪山乡的前鲍陈,储蓄量156万吨,大隐镇的云溪,陆埠镇的钟山渡槽,各有8万吨。高岭土分布于大岚镇的柿林北,呈肉红、灰色。花岗石,分布在梁弄镇让贤、四明山镇的屏风山,是优质建筑材料。

风景名胜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村附近。南端为连绵逶迤的四明山麓;西南是浩荡东流的姚江,顺姚江向东近25公里即宁波市区,往西25公里是余姚市区。

河姆渡遗址曾先后两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200件,陶片几十万片。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试掘的基础上,对遗址的南部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四个叠压的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和水井等遗迹,出土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夹炭黑陶器、骨耜等一批重要遗物,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栽培稻谷的大批量发现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不见。所有这些重大发现,当年曾轰动国内外,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得到了全国考古界的认同。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为进一步了解河姆渡遗址内涵及干栏式建筑的布局、结构、规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验证了第一次发掘划分的地层是正确的,发现了二十八个灰坑,以及干栏式建筑基址等遗迹和二十七座墓葬,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骨、角、牙器和木器等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河姆渡遗址各时期文化面貌及其内在联系提供了一批新鲜资料。

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年代古老、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的遗址。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之初,曾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河姆渡文化”名扬四海,各方专家学者纷沓而至。发现带榫卯的干栏式长房子,出土的大批珍贵遗物及动、植物遗存,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特别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可靠的实物资料,考古实践表明黄河、长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远古文化。

河姆渡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山

余姚龙泉山在城区西隅,滨姚江。余姚古为浅海,山系浅海小岛,因名屿山,一名灵绪山。山腰有微泉,干旱不涸。晋时改为龙泉山。周围千余米,海拔67.4米。林木葱郁,风景秀丽,古迹荟集,亭阁俨然。景点有:龙泉古刹、中天阁、龙泉石井、四先贤故里碑亭。

龙山景点,历经沧桑,1941年4月~1945年8月,余姚陷敌,日军占领期间,划山为警戒区,驻日警备队,禁民上山。原有明清时所建之严子陵祠,谢文正(迁)祠,孙忠烈(大燧)祠,以及二王祠、朱黄合祠等悉遭破坏,仅剩屋宇。二王祠中王阳明冠带袍笏塑像,亦遭日寇盗去日本。

建国后1963年辟龙山公园、建园中园、天风园、花木圃、动物园,并建有四贤严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黄梨洲纪念亭,分别由当代书法家舒同、沈定庵、周而复郭绍虞题额。舜水亭南有“朱舜水纪念碑”,为1982年日本朱舜水纪念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建,沙孟海书。其旁有滑寿亭为纪念元末客居余姚之名医滑寿。1986年建。

胜归山摩崖石刻

胜归山摩崖石刻位于城北郊,海拔147米,原名圣龟山。晋刘牢之战胜孙恩屯兵于此,改名胜归山,又称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间胡宗宪任县令,出公羡银赎民山地,禁止开山采石,树木成荫,于是渐成形胜之地。以后胡宗宪任浙江总督,胜倭寇归饮在山下,立有胜归山碑,吕本撰管见,书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珂摹丹入山,镌刻胡公岩三字,实其遗迹。后又在岩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国时已改为观音像,后又湮灭。解放前后,东西山崖雕刻佛像十四个,依山势凿雕,排列有致。

客星山

客星山位于余姚城东北十里的安山桥北,与慈溪市交界处。原名陈山,为汉严光隐居与墓葬之地。宋乾道间,史浩知绍兴府事命县令蔡宪于严光墓下建客星庵,立严子陵墓道。客星庵碑邑人虞似良书。嘉定时于山颠建高节书院,明洪武时湮废。墓有题石曰汉严光墓,明正德时立石镌曰:“汉征士严公墓”。墓以上有高风亭。客星山,山阜峭陡,孤峰突起。清郑仕诗云:“姚邑东偏耸客星,十分孤秀十分清。”为风景秀丽的旅游圣地。客星山又为“汉三老碑”的出土地。清咸丰二年山民上山掘得。1922年杭州西冷印社专辟“汉三老石室”收存。

四明湖

四明湖位梁弄镇西北,系人工水库,辟山环抱,林木葱芜,湖中碧波万顷,有八字桥山、玉兔岛、野猫湾、丁山等5岛。岛上植杨梅,湖中鱼虾捕捞量100多万斤。湖南畔狮子山顶建有“革命烈士碑”,碑高20余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书”。现四明湖以玉兔岛为中心,开发成为四明湖渡假村,由香港张宇先生投资。

芦山禅寺

芦山禅寺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姚江之北,芦山北麓。四周山岭环抱,绿树翠竹,山水相映,景色秀丽。西邻河姆渡遗址,交通便捷。寺创建于唐乾元元年(785),南宋时赐额“芦山普光院”,隆盛一时,为文人学士游览探胜之地,陆游、范成大、史浩等俱有吟咏之作,流传后世。以后屡圮屡建。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十三年重修迨至民国。建国后,六十年代,宁波、舟山等地僧众徙居于此。1992年修复开放。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