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假冷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假冷蕨,蹄盖蕨科,假冷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直径约2.5毫米,黑褐色,疏被阔卵形膜质鳞片;叶远生,叶脉两面可见,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背上。囊群盖近圆肾形,膜质,浅褐色。孢子具薄而透明的周壁,表面具较多的褶皱。

分布于针叶林、棍交林下或灌丛、竹丛中阴湿处。

形态特征

根状茎长而横走,直径约2.5毫米,黑褐色,疏被阔卵形膜质鳞片;叶远生。能育叶长45-50厘米;叶柄长22-26厘米,基部直径2-3毫米,和根状茎同色,被阔卵形至披针形鳞片,近地表处常密生金黄色长柔毛,向上为禾秆色,偶有鳞片,几光滑,略有光泽;叶片广卵状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长20-28厘米,宽与长几相等或稍宽,先端短渐尖或近急尖,二至三回羽状;羽片12对左右,基部一对最长,长约17-20厘米,中部宽6-8厘米,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渐尖头,向基部显著地逐渐变狭,近对称,有5-8毫米短柄,近对生,距上面一对羽片约2-3.5厘米,斜展,一至二回羽状;基部一对羽片有一回小羽片12-14对,上先出,斜展或平伸,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三角形,中部以下的一回小羽片逐渐缩短,先端钝或渐尖,具狭长而指向上的尖齿,基部对称,圆形或圆楔形,无柄或略与羽轴合生,少有极短柄,中部的小羽片最长,长约4-5厘米,宽8-15毫米,一回羽状;二回小羽片不超过十几对,斜向上,长圆形或长卵形,长5-8毫米,宽2.5-3.5毫米,通常基部下延,与小羽轴两侧的狭翅相连,锐裂或边缘及先端有细长、指向上的尖齿,裂片有同样的锯齿;第二对以上羽片披针形,较狭,近对生或互生,基部不变狭,向上渐无柄,第一对小羽片下先出或近对生,二回羽状;末回小羽片边缘具同样指向上的长尖锯齿。叶脉两面可见,在末回小羽片上羽状,小脉单一,达于锯齿顶端。叶干后草质,绿色或褐绿色,小羽轴和主脉上面稍有短刺状突起,叶轴和羽轴上面有疏短毛,下面近无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背上,每末回裂片有一至数对;囊群盖近圆肾形,膜质,浅褐色。孢子具薄而透明的周壁,表面具较多的褶皱。[1][2]

相关类群

三角叶假冷蕨

根状茎细长横走,直径3-4毫米,黑褐色,有稀疏的浅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伏生;叶远生。能育叶长 (13-) 60-70 (-90) 厘米;叶柄长 (5-) 30-40 (-55) 厘米,基部直径 (1-) 3-4 (-5) 毫米,和根状茎同色,密被鳞片,近地表处常密生金黄色长柔毛,向上为禾秆色,偶有浅褐色披针形膜质鳞片;叶片广卵状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长 (8-) 25-35 (-40) 厘米,基部宽 (10-) 20-30 (-45) 厘米,先端渐尖,二至三回羽状;羽片 (10-) 15-20对,近互生,斜向上,彼此接近,基部一对羽片略长,且较宽,长约14-20 (-28)厘米,中部宽5-9 (-12)厘米,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渐尖头,向基部逐渐变狭,近对称,有5-8毫米短柄,近对生,距上面一对羽片 (1-) 4-5厘米,二回羽状;基部一对羽片有一回小羽片 (10-) 14-20对,上先出,平展或稍斜展,中部以下的小羽片逐渐缩短,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钝,有通常张开的尖齿;中部的一回小羽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4.5 (-7) 厘米,基部宽1-1.5厘米,短渐尖或急尖头,基部近平截,无柄,分离或略与羽轴合生,彼此接近,一回羽状;二回小羽片10-12对,平展或稍斜上,长圆形,长5-8毫米,宽2.5-4毫米,钝头,基部与小羽轴两侧的狭翅相连,边缘锐裂或与先端同具张开的尖锯齿;第二对羽片比基部一对略小而为长圆形;上部羽片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小羽片羽裂;末回裂片先端及边缘尖锯齿。叶脉两面可见,在末回小羽片上羽状分叉,小脉单一,达于锯齿先端。叶干后草质,绿色或绿褐色,小羽轴及主脉上面稍有短刺状突起,叶轴及各回羽轴的上面和下面多少被有短毛,叶脉上面偶具散生腺体状短毛或多细胞节状毛,在羽轴基部偶具一二小鳞片。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背上,每末回裂片一至数对;囊群盖膜质,圆肾形,浅褐色。孢子具薄而透明的周壁,表面具褶皱。

生长环境

生针叶林、棍交林下或灌丛、竹丛中阴湿处,海拔800-30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宝清、勃利、伊春、带岭、尚志、虎饶)、吉林(长白山、安图、延边、抚松)、辽宁(千山)、内蒙古(大兴安岭)、陕西(秦岭太白山)、河南(伏牛山、商城、灵宝、卢氏)和四川(马尔康)等省区,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