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劉好禮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劉好禮傳出自《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劉好禮,字敬之,汴梁祥符人。父仲澤,金大理評事,遙授同知許州,徙家保定之完州。好禮幼有志,知讀書,通國言,憲宗時廉訪府闢為參議。歲乙卯,改永興府達魯花赤。至元元年,以侍儀廉希逸薦召見,言舉人材數事,稱旨。五年,應詔建言:「凡有司奏請,宜先啟皇太子,俾得閱習庶政,以為社稷生民之福。

陝西重地,宜封皇子諸王以鎮之。創築都城,宜給直以市民地。選格不宜以中統三年為限,後是者不錄。」帝是其言,敕中書施行。七年,遷益蘭州等五部斷事官,以比古之都護,治益蘭。其地距京師九千餘里,民俗不知陶冶,水無舟航。好禮請工匠於朝,以教其民,迄今稱便。

或言榷鹽酒可以佐經費,好禮曰:「朝廷設官要荒,務以綏遠,寧欲奪其利耶!」言者慚服。十年,北方諸王叛,執好禮軍中,幾死,其大將以好禮善應對,釋之。十六年春叛王召好禮至欠欠州曰皇帝疑我致有今日好禮曰不疑果疑王召王至京師肯還之耶十七年春,好禮率眾走別部,守厄以待兵至。遇叛王軍,迫好禮西逾雪峨嶺。

好禮自度,逾是則無望其還,遂以衣服賂叛王千戶,始獲東出鐵壁山口,間道南走數日,從者繼至且千人。中道糧絕,捕獵以為食。七月,至菊海,始與戍兵接,得乘傳至昌州。入見,帝賜之食與鈔。十八年,授嘉議大夫、澧州路總管。十九年,入為刑部尚書,俄改禮部,又改吏部。好禮建言中書:「象力最巨,上往還兩都,乘輿象駕,萬一有變,從者雖多,力何能及。」未幾,象驚,幾傷從者。二十一年,出為北京路總管。再入為戶部尚書。二十五年六月,卒,年六十二。 (節選自《元史•劉好禮傳》)

譯文

劉好禮(1226~1288)字敬之,是汴梁祥符(今開封市祥符區)人。父親劉仲澤,擔任過金國的大理評事、許州同知(遙授:授予官銜,而不須到任)。(金元之際)搬家到保定的完州(治今順平)。劉好禮少年時就心有追求,喜歡讀書,能熟練使用蒙古語。元憲宗時被廉訪府徵招擔任參議。

憲宗五年(1255),改到永興府(治今河北涿鹿)達魯花赤任職。至元元年(1264),憑着擔任侍儀廉希逸的推薦而被世祖召見,他在多件事上舉薦人材,合乎皇帝的心意(得到世祖的嘉許)。至元五年(1268),回應皇帝的詔問提建議說:「凡是有關部門奏請的文書,要先呈送給太子看,使太子能夠閱讀研究民情政理,(我們要)把這作為國家和人民的福分。陝西是重要之地,應該封給皇子諸王來鎮守。新修城市時,要按市值出錢收購老百姓的田地。選拔人才不應該把中統三年作為時限,而不錄用在此在之後的人。」皇帝贊同他的意見,下令中書省施行。

至元七年(1271),他改任益蘭州(在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境內)等五部的斷事官,仿照古代的都護的做法,管理益蘭。這地方距離京城九千多里,當地人不懂得制陶和冶煉,水上沒有船舶往來。劉好禮向朝廷請求派來工匠,教導人們燒陶、冶金和造船,至今人們還享受着帶來的便利。

有人建議說開設市場買賣鹽和酒可以增加經費,劉好禮說:「朝廷在邊疆重地設立官署,希望用來安定邊疆,難道官署想要侵奪邊地百姓利益嗎!」提建議的人慚愧地服從了。至元十年(1273),北方諸王叛亂,把好禮抓到軍中,差點將其處死,叛王的大將因為劉好禮善於應對,釋放了他。

至元十六年春天,叛王把劉好禮叫到欠欠州,說:「皇帝猜疑我,才導致今天的局面。」劉好禮說:「皇帝對你沒有猜疑,如果真的猜疑,皇帝召喚您到了京城,還會讓你回來嗎?」至元十七年(1280)春,劉好禮率眾逃至別部,固守要塞等待援兵到來。

又遇叛軍,逼迫劉好禮向西翻越雪峨嶺,劉好禮內心估料,感覺翻過雪峨嶺就沒有希望回來,就用衣物買通叛王手下的千戶長,才得到機會向東從鐵壁山口逃出,沿小路向南跑了好多天,跟從者陸續達近千人。路上糧食斷絕,只得靠捕獵獲得食物。到七月,到達菊海,才終於見到元朝戍邊的軍隊,得以乘坐傳車到達昌州。

入京拜見皇帝,皇帝賜給他錢糧。至元十八年(1281),劉好禮被授與嘉議大夫、澧州路(治今湖南澧縣)總管。至元十九年(1282),入京擔任刑部尚書,不久改任禮部尚書,又改任吏部尚書。劉好禮向中書建言:「大象的力量最為巨大,皇帝往返於兩都之間,乘坐的車駕由大象來拉,萬一有什麼變故,跟隨的人員即使多,但大象的力量誰能比得上呢?」不久,果然出現大象受驚,差點傷了隨從人員的事。至元二十一年(1284),劉好禮出任北京路(治今內蒙古寧城西北)總管,後來兩次入朝擔任戶部尚書。至元二十五年六月,劉好禮去世,時年六十二歲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