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叶金星蕨(变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光叶金星蕨(变种) |
光叶金星蕨(变种),植株高55-70厘米。根状茎短,横卧或斜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光叶金星蕨(变种)
高; 55-70厘米
产地; 江西(庐山)
特点; 禾秆色,光滑无毛
目录
1区别
2形态特征
3地理分布
区别
光叶金星蕨(变种)区别在于叶柄和叶轴为禾秆色,光滑无毛。产于江西(庐山)。
形态特征
光脚金星蕨(植物分类学报)日本金星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植株高55-70厘米。根状茎短,横卧或斜升。
叶近生或近簇生;叶柄长25-35厘米,粗约3毫米,基部近黑色,略被红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向上为栗褐色或栗棕色,无毛;叶片长30-35厘米,下部宽17-20厘米,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并羽裂,基部不变狭,二回羽状深裂;羽片15-20对,平展,下部3-4对羽片较长,对生或近对生,无柄,相距2-2.5厘米;中部羽片长8-10厘米,中部宽1.3-1.6厘米,披针形,渐尖头,基部近截形,对称,羽裂达羽轴两侧的狭翅,翅宽约2.5毫米,裂片25-30对,长5-7毫米,宽约2.6毫米,披针形,略呈镰刀状,先端钝或急尖,全缘。叶脉明显,侧脉斜上,单一,每裂片8-9(10)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附近。叶草质,干后褐绿色,下面沿羽轴、主脉(有时连同侧脉)和叶缘被灰白色的疏柔毛,并被有较多的红棕色、圆球形的大腺体,上面沿羽轴纵沟密被针状短毛,沿叶轴被平伏的短针毛,叶轴与叶柄同色,仅向顶部为禾秆色,下面光滑,下面被长柔毛。
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稍上处,每裂片3-4对;囊群盖大,圆肾形,浅棕色,膜质,背面被较多的灰白色柔毛,宿存。
染色体2n=124。生林下阴处,海拔达1 000米。
分布于日本和韩国南部(济州岛)。
光叶金星蕨(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柄和叶轴为禾秆色,羽片下面和囊群盖背面光滑无毛。
地理分布
产江西(庐山)。分布于日本和韩国南部。模式标本采自韩国。[1]
参考文献
- ↑ 光叶金星蕨(guāng yè jīn xīng jué),植物智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