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收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免稅收入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免稅收入是屬於企業的應稅所得但按照稅法規定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其中,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免稅收入的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1、國債利息收入;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繫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1)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捐贈的收入;
(2)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的財政撥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補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購買服務取得的收入;
(3)按照省級以上民政、財政部門規定收取的會費;
(4)不徵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孳生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收入。
免稅收入和免徵企業所得稅的比較
免稅收入和免徵企業所得稅的區別在於兩者概念的不同,免徵企業所得稅指根據國家所出台的稅收法律法規規定,企業的部分項目原來已經不屬於企業所得稅徵收的範圍,因此不需要納入企業所得稅的計征項目中計稅,如企業從事包括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中藥材的種植、林木的培育和種植等項目的所得都屬於免徵企業所得稅的項目。
免稅收入和不徵稅收入的比較
免稅收入和不徵稅收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免稅收入是屬於徵稅範圍,但是國家給予優惠,免於徵稅;不徵稅收入不屬於徵稅範圍。例如企業所得稅,利息所得本來是企業所得稅的徵稅範圍,但是對於國債利息,國家給予優惠,免稅,這個國債利息就是免稅收入;而財政撥款不屬於企業的經營所得,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的應稅範圍,所以是不徵稅收入。
不徵稅收入是指從性質和根源上不屬於企業營利性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不負有納稅義務也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組成部分的收入。一般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