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謫居杭州期間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共有5首,其中第一首最為著名。

本描繪了望湖樓的美麗雨景。好的詩人善於捕捉自己的靈感,本詩的靈感可謂突現於一個「醉」字上。醉於酒,更醉于山水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

六月二十七日⑴望湖樓⑵醉書⑶

黑雲翻墨⑷未遮⑸山,白雨⑹跳珠⑺亂入船。

捲地風來⑻忽⑼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10)。

詞句注釋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2]

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樓。位於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又名錢弘)所建。

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

遮:遮蓋,遮擋。

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

捲地風來:指狂風席地捲來。又如,韓退之《雙鳥》詩:「春風捲地起,百鳥皆飄浮。」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白話譯文

烏雲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

忽然間狂風捲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雲,

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創作背景

詩人蘇軾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雲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讀起來,你會油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經歷了一場突然來去的陣雨,又來到望湖樓頭觀賞那水天一色的美麗風光。

作品賞析

本描繪瞭望湖樓的美麗雨景。好的詩人善於捕捉自己的靈感,本詩的靈感可謂突現於一個「醉」字上。醉於酒,更醉于山水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

賞析

第一句寫云:黑雲像打翻了的黑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中把烏雲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第二句寫雨: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無數水花,亂紛紛地跳進船艙。用「跳珠」形容雨點,有聲有色。一個「未」字,突出了天氣變化之快;一個「跳」字,一個「亂」字,寫出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

第三句寫風:猛然間,狂風席捲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雲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

最後一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淨,一色的蔚藍。風呢?雲呢?統統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發生似的。

文學評論

本描繪瞭望湖樓的美麗雨景。好的詩人善於捕捉自己的靈感,本詩的靈感可謂突現於一個「醉」字上。醉於酒,更醉于山水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烏雲驟聚,大雨突降,傾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點。其次,作者用「黑雲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質感。再次,用「翻墨」寫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點飛濺的情態,以動詞前移的句式使比喻運用得靈活生動卻不露痕跡。而「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兩句又把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轉變之快描繪得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開。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史稱蘇東坡。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