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廳博物館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關東廳博物館舊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銜。現名為旅順博物館。始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原是日本帝國主義在1905年侵占大連以後,於1916年在沙俄未建成的軍官俱樂部基礎上改造建成。建築既有近代歐式風格,又有東方藝術裝飾特色。該館初名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1918年改稱關東都督府博物館。1919年改稱關東廳博物館。1934年改稱旅順博物館。2018年11月24日,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名錄。
中文名 關東廳博物館舊址
地 址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銜
別 稱 旅順博物館
始建時間 民國六年(1917年)
特 點 建築既有近代歐式風格,又有東方藝術裝飾特色
所獲榮譽 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名錄
文物保護
旅順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目前由文物應用技術部全面負責,它的前身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成立的修復室,1992年,組建技術部,1999年,又取消技術部,歸入保管部,直到2007年,設置了文物應用技術部。下設書畫裝裱與修復、器物修復與複製、紡織品修復、匣囊製作等崗位,每個崗位都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有工作人員6名。2008年獲得遼寧省文物局頒發的可移動文物修復二級資質證書,具備修復書法繪畫、陶瓷器、銅器、織繡、古籍善本類文物的能力。現有書畫修復室、器物修復室、紡織品修復工作間和匣囊製作工作間四個工作間,配備大型字畫清洗台、去離子水機、密封抽風工作櫥、空氣潔淨屏、超聲波清洗機、多功能除塵工作檯、環氧乙烷滅菌櫃、文物修復專用噴砂機、便攜式閃光X射線檢查系統、立體顯微成像系統等先進文物保護修復儀器和設備。近年來,將館藏大量新疆佛經殘片、康熙習字臨字帖進行冊頁式裝裱,完成羅振玉舊藏書畫的修復裝裱,修復一批重要的青銅器、陶瓷器、石器、絲織品等,製作了大量文物匣囊,積極申報國家級、省市級文物保護科技項目。還完成了大連漢墓博物館一批20件青銅器的修復任務。
歷史背景
1945年10月被蘇聯紅軍接管,改名為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1951年2月蘇軍將博物館館舍連同館藏20637件文物、7700冊圖書移交給中國政府。1952年12月改稱旅順歷史文化博物館。1954年定名為旅順博物館。還管轄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和萬忠墓兩個展覽場地。現館藏文物3萬餘件,其中有西周青銅器呂鼎(鑄街銘文44字)、西漢馬蹄金、南北朝至唐木乃伊(9具)等珍貴文物。
參觀指南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9:00—16:00(每周一閉館,重大節假日除外) 票務信息2013年4月,旅順博物館主館、分館、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實現全面免費開放,遊客憑有效證件入館參觀。 交通指南旅順口區內公交1路、2路、3路、6路等可直接到達。
主館
[1] 《歷史文物專題陳列》是旅順博物館主館陳列的基本體系。依託於豐富而有特色的館藏,以《古代青銅器》作為展覽的開篇,全年展出《古代漆器》《古代琺瑯器》《古代玉器》《東亞三國古代陶瓷》《新疆乾屍木乃伊》《古代書畫》《古代硯台》《中國古代佛教造像》《中國古代貨幣》八個專題。展覽以自然採光為主,設有語音導覽和多媒體查詢等輔助設施。
研究成果
圍繞旅順博物館藏文物開展綜合性科學研究,是旅順博物館學術規劃的重要內容。[2] 旅順博物館與海內外學術機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舉辦了旅順博物館藏佛經殘片國際學術研討會,唐鴻臚井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出版了《旅順博物館藏佛經研究論文集》、《旅順博物館藏漢文佛經殘片選》、《西域出土梵文佛經殘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物研究文集》、《旅順博物館》、《旅順博物館藏畫選》、《旅順博物館藏銅鏡》、《旅順歷史與文物》、《清孫溫繪紅樓夢圖冊》《旅順博物館精品文物選粹系列叢書》《旅順博物館95年簡史》等多部著作,館內業務人員發表考古報告及學術論文達數百篇。為了加強人才培養、推動學術研究,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還在旅順博物館的基礎上,成立了大連市歷史文物研究所。旅順博物館已經與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外多所文博單位、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從多學科、多角度對館藏文物進行深入研究。博物館擁有豐富的藏品資源,以藏品為基礎開展學術研究活動,是博物館一直堅持的原則。館內現有專業人員30多人,其中正、副研究員9人,這些人都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紮實的業務研究能力。館內非常重視專業人員的學術研究及創新活動,鼓勵他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並通過舉辦展覽、出版專著等形式展示他們的學術成果。博物館還連續多年與國內外的學術機構及團體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並取得可喜成績。2012年5月,旅順博物館啟動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旅順博物館館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與研究》。
視頻
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大連關東廳博物館舊址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