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兴奋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兴奋性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米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2],三是33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于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文字的发展未曾断裂,从商代一直传承至今,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名词解释

兴奋性(Excitability)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生物体与环境的关系不仅表现在物质和能量代谢方面,还表现在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引起机体活动的改变,由此生物体不断主动地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生理学中常将神经细胞、肌细胞和部分腺细胞这些能够产生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excitable cell)

兴奋周期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相似,兴奋性是可变的。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产生一次兴奋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与膜电位的改变、通道功能状态有密切联系。兴奋性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绝对不应期与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当于心肌发生一次兴奋时,从动作电位的0期除极开始至复极3期膜内电位约-55mV这段时间内,如果再给它刺激,则无论刺激多强,心肌细胞都不会再次兴奋。因此,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此期膜电位很小,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心肌细胞兴奋性下降到零。从膜内电位-55mV到-60mV这段复极期间,如果给予阈上刺激,肌膜可发生局部除极化(局部兴奋),但仍然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动作电位除极开始到-60mV这段时间内,称有效不应期。局部除极化的原因是Na+通道刚刚开始复活。

(2)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完毕,从3期膜内电位-60mV开始到-80mV这段时期内,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称为相对不应期。此期说明心肌的兴奋性已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原因是Na+通道部分恢复活性。

(3)超常期:从复极3期膜内电位-80mV开始至复极-90mV这段时期内,用阈下刺激就能引起心肌产生动作电位,说明心肌的兴奋性超过了正常,故称为超常期。在此期间,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已基本恢复,Na+通道也已基本复活到可以再被激活的备用状态;而此时膜电位绝对值尚低于静息电位,距阈电位的差距较小,故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心肌兴奋性的高低除了可以用阈值作为衡量指标外,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以及离子通道的性状也可影响兴奋性。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时,距阈电位的差距就加大,引起兴奋所需的刺激阈值也增大,兴奋性降低;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时,则兴奋性增高。

(2) 阈电位:阈电位水平上移,与静息电位之间差距加大,可使心肌兴奋性降低;反之阈电位水平下移,则兴奋性增高。

(3)Na+通道的性状:是指Na+通道所处的状态,心肌细胞产生兴奋,都是以Na+通道能被激活为前提的。Na+通道具有三种机能状态,即激活、失活和备用。Na+通道处于哪种状态,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水平和时间进程,亦即Na+通道的激活、失活和复活是电压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的。

反应形式(兴奋和抑制):①兴奋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②抑制是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止或减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