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興奮性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興奮性(Excitability)是指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到刺激時發生興奮反應(動作電位)的能力或特性。生物體與環境的關係不僅表現在物質和能量代謝方面,還表現在當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能引起機體活動的改變,由此生物體不斷主動地適應環境得以生存。
生理學中常將神經細胞、肌細胞和部分腺細胞這些能夠產生電位的細胞稱為可興奮細胞(excitable cell)
興奮周期
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
心肌細胞與神經細胞相似,興奮性是可變的。當心肌細胞受到刺激產生一次興奮時,興奮性也隨之發生一系列周期性變化,這些變化與膜電位的改變、通道功能狀態有密切聯繫。興奮性的變化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絕對不應期與有效不應期:絕對不應期相當於心肌發生一次興奮時,從動作電位的0期除極開始至復極3期膜內電位約-55mV這段時間內,如果再給它刺激,則無論刺激多強,心肌細胞都不會再次興奮。因此,這一時期稱為絕對不應期。此期膜電位很小,Na+通道處於失活狀態,心肌細胞興奮性下降到零。從膜內電位-55mV到-60mV這段復極期間,如果給予閾上刺激,肌膜可發生局部除極化(局部興奮),但仍然不能產生動作電位,從動作電位除極開始到-60mV這段時間內,稱有效不應期。局部除極化的原因是Na+通道剛剛開始復活。
(2)相對不應期:有效不應期完畢,從3期膜內電位-60mV開始到-80mV這段時期內,用閾上刺激才能引起動作電位,稱為相對不應期。此期說明心肌的興奮性已逐漸恢復,但仍低於正常,原因是Na+通道部分恢復活性。
(3)超常期:從復極3期膜內電位-80mV開始至復極-90mV這段時期內,用閾下刺激就能引起心肌產生動作電位,說明心肌的興奮性超過了正常,故稱為超常期。在此期間,心肌細胞的膜電位已基本恢復,Na+通道也已基本復活到可以再被激活的備用狀態;而此時膜電位絕對值尚低於靜息電位,距閾電位的差距較小,故興奮性高於正常水平。
影響興奮性的因素
心肌興奮性的高低除了可以用閾值作為衡量指標外,靜息電位和閾電位之間的差距以及離子通道的性狀也可影響興奮性。
(1)靜息電位:靜息電位絕對值增大時,距閾電位的差距就加大,引起興奮所需的刺激閾值也增大,興奮性降低;反之,靜息電位絕對值減小時,則興奮性增高。
(2) 閾電位:閾電位水平上移,與靜息電位之間差距加大,可使心肌興奮性降低;反之閾電位水平下移,則興奮性增高。
(3)Na+通道的性狀:是指Na+通道所處的狀態,心肌細胞產生興奮,都是以Na+通道能被激活為前提的。Na+通道具有三種機能狀態,即激活、失活和備用。Na+通道處於哪種狀態,取決於當時的膜電位水平和時間進程,亦即Na+通道的激活、失活和復活是電壓依從性和時間依從性的。
反應形式(興奮和抑制):①興奮是指組織接受刺激後,活動的產生或加強②抑制是指組織接受到刺激後,活動的停止或減弱。
參考文獻
- ↑ 楔形文字發現後,明明300年沒人能看懂,後來為何突然被破譯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頭字?聖書字?腓尼基創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還是西奈體?,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