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打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養生打拳 | |
---|---|
出生 |
1032年 東平鄆州 |
逝世 | 1113年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
職業 | 中醫 |
知名作品 | 《小兒藥證直訣》 |
養生打拳,太極拳,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拳術。
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係,相互借鑑,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於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因此成為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年,太極拳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拳種介紹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導引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它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煉,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着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3]
溯源形成
太極拳,發源於中國焦作市溫縣陳家溝。
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
17世紀中葉,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
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自第14世陳長興起開始向外傳播,後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
、大杆和青龍偃月刀等。
特點
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杆和青龍偃(yǎn)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太極拳逐漸成為連接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 帶,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傳播重要載體之際,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武當山鍾雲龍,陳師行等道長相繼開辦武當武術傳統訓練班,21世紀開始,吸引諸多海外人士,來武當山學習武當武術,太極文化。又着手新建太極館,對來武當山尋求太極文化的人士,提供一個完善的,核心的場所。
歷史來源
河洛文化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長河。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漢族最主 太極拳 太極拳 要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母親河」。
洛河,在中國歷史上有着顯赫的地位。首先,是「河圖洛書」,它與古文字緊密連繫在一起,把洪荒蒙昧的社會,推向了文明的階梯。
河洛匯流,是一種自然現象。洛河水清,黃河水濁,兩河交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清濁分明、相互交融變化的旋渦。
相傳這裡是河出圖、洛出書和伏羲悟太極、畫八卦的地方。《易傳·繫辭》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漢族人文始祖伏羲看到河洛交匯現象,依據「河圖」、「洛書」信息,觸發靈感,從而創造出了《易經》,產生了太極文化。所以,自古人稱「天下太極出河洛」。
自古以來,河洛匯流處無時無刻不流淌着太極文化之血,聯繫着河洛文化之脈,締結着中原文化之根,蘊含着中華文化之魂。她是漢族的文化丹田!據史載:黃帝、帝堯、夏禹、商湯等帝王登基時,都在此沉璧祭天。
溫縣,正處於河洛匯流處,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區。
溫縣是人類活動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境內遺存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數十處。夏代,溫地稱溫國;商十四代王祖乙遷都溫地邢而中興;周初大司寇蘇忿生封蘇國,以溫為蘇封十二邑之首。《鹽鐵論》記載顯示:戰國至秦漢之際,溫縣已是「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
溫縣地靈人傑。它地理位置優越,南有邙山、黃河為天然屏障,北依太行天塹,是連接晉、冀、魯、豫的交通要道。焦作黃河公路大橋與連霍高速公路相連,焦溫高速南北貫通,其他公路四通八達,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穿境而過,距離鄭州、洛陽、焦作三市分別在40-60公里之間,南濱黃河,北臨沁水,東連武陟縣,西接孟州市,西北與沁陽市接壤,屬黃、沁河沖積平原。
溫縣是夏禹指定繼承人覃伯益的家鄉,是春秋時期孔子門下十哲之一卜子夏故里,從這裡走出了司馬懿、郭熙等許多歷史名人。
溫縣物華天寶。它的總面積為462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262個行政村,總人口44.6萬。溫縣處於北緯34°52'-35°02',東經112°51'-113°13',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年平均溫度14.3°C,年降水量達552.4毫米,無霜期為241天。溫縣南部為黃河灘區,北部為低緩的丘陵平原。溫縣農業發達,盛產小麥、玉米,是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懷菊花、懷牛膝)的原產地。
武術之鄉
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六公里的清風嶺中段。村南隔黃河相望有虎牢關、伏羲台、河洛匯流處等。距陳家溝
西北不遠處有道教聖地陽落山「二仙廟」,西南一百公里處有少林寺,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與儒教文化都在這裡匯集,形成了推動中華文明發展厚重的中原文化。
明朝初年,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從山西移民到此,便帶有家傳武術。這裡溝壑交錯、兵匪出沒,經常騷擾百姓,為了保衛桑梓,村里成立了武學社,陳家溝人習武成風。這裡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和厚重的漢族傳統文化對陳王廷創編陳氏太極拳產生了深遠影響。
陳王廷(字奏庭,1600~1680),陳家溝陳氏第九代人,出生於明萬曆二十八年,明武庠生,清文庠生。其祖陳思貴,任陝西狄道縣典史;其父陳撫民,曾任徵士郎,均好拳習武。[1]
陳王廷自幼勤奮好學,晝練武,夜習文,不但深得家學真傳,出類拔萃,而且熟讀諸子百家,學識淵博,文武兼備,精於拳械,功夫深厚,有超人的輕功絕技。年輕時走鏢山東一帶,掃蕩群匪,匪寇聞「名」喪膽。晚年,陳王廷隱居鄉里,以《黃庭經》為伴,潛心研究易學,收集整理民間武術。他理根太極,秉承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陰陽生克之理,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將眾家武術之長融匯合成,加上自己平生習武所悟,融中醫經絡學與道家導引吐納術為一體,創編了一種剛柔相濟、陰陽互化、變幻莫測、威力無比的武術拳種——「太極拳」。
陳王廷所傳授下來的有五路拳、五路捶、108式長拳,雙人推手和刀、槍、劍、棍、鐧、雙人粘槍等器械。其中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獨特風格。
步入趙堡鎮,就猶如步入了太極文化的聖地。這裡有令人敬仰的太極拳歷代宗師紀念館,有響譽國內外的中國太極拳博物館。
1982年,因為太極拳的影響,國務院確定溫縣為「甲級對外開放縣」;1992年11月,國家體委命名溫縣為第一批全國「武術之鄉」;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布太極拳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6月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溫縣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並在溫縣建立「中國太極拳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7月31日,中國武術協會命名溫縣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2008年8月20日,中國政府啟動太極拳申報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工作;2010年4月,溫縣被世界華人華僑社團、中華文化促進會、國際休閒經濟促進會聯合授予「中國十大文化休閒旅遊縣」榮譽稱號;2011年9月,溫縣與河南登封、河北滄州一起,被評為「最受全球網民關注的中國武術之鄉」,且名列榜首。
流派紛呈
發源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的太極拳,是東方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武苑的古老奇葩,明末清初,由陳王廷潛心研究創編。之後,太極拳先在陳家溝陳氏家族經歷了百餘年傳承,到了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字雲亭,1771~1853)和陳有本(字道生,1780~1858)時,二人由博歸約,分別創編出太極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極拳小架一路、二路。陳長興從理論上對太極拳進行總結,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等。
清代中後期至民國,太極拳開始對外繁衍傳播。陳長興首傳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楊露禪學成回鄉後到北京傳拳,逐漸衍變創編出楊式太極拳;陳氏第十五世陳清平(一作青萍,1795~1868)傳拳於溫縣趙堡鎮人和兆元(1810~1890)、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溫縣陳新莊人李景炎(又名李對,1825~1898)、溫縣南張羌村人李作智(字鏡心,1844~1914)和溫縣北冷村人王賜信(1815~1890),後五人分別創編出和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太極拳忽雷架、太極拳騰挪架、太極拳忽靈架;清末,滿族人全佑(字公甫,1834~1902)師從楊家學楊式太極拳後,傳子吳鑒泉(從漢姓,1870~1942),創編出吳式太極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區)人李瑞東(名樹勛,1851~1917)師從王蘭亭(名永泰,約1829~1893)學楊式太極拳後,創編出李式太極拳;民國初期,河北完縣(今順平縣)人孫祿堂(名福全,1860~1933),師從郝為真(名和,1849~1920)學武式太極拳後,創編出孫式太極拳;20世紀50年代,陳家溝陳氏十七世陳發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傳拳械套路的基礎上,創編出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二路。
三百多年後,太極拳已由陳氏一家的獨得之秘,衍變成了廣播海內外的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諸多太極拳流派。
太極拳發源地溫縣流傳的有陳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太極拳忽雷架、太極拳騰挪架、太極拳忽靈架,河北省永年縣流傳的有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北京市流傳的有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天津市武清區流傳有李式太極拳。
太極始於無極,分兩儀。由兩儀分三才,由三才顯四象,演變八卦。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
總體特點
概述
太極拳 太極拳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采(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全面性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適應性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極拳松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拳術派別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由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名奏庭,1600-1680所創。
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癢生,文武雙全,曾隻身闖玉帶山,勁阻登封武舉李際遇叛亂,為清廷在山東平定盜匪立過戰功,在河南、山東負有盛名卻不被清廷 重用。陳王庭報國無門,收心隱退,在耕作之餘,依據自己祖傳之一百單八式長拳,博採眾家精華,結合易學上有關的陰陽五行之理,並參考傳統中醫學創建陳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所創。
楊露禪,陳家溝太極拳名家陳長興著名弟子之一,太極拳第七代傳人。楊露禪在北京授拳時,因弟子多為王公貴族,他們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又不耐艱苦。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將太極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難度動作,如跳躍、跌叉、震腳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縮小動作,使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既適
合穿長衫、留辮子的人練習,又有益於健身,後被推崇為「楊式太極拳」。需在此注意的是,楊氏太極拳分為養生架子與技擊架子,因此在習練時應當注意。
傳承脈絡:陳王廷—陳汝信—陳大鵬—陳善志—陳秉旺—陳長興—楊露禪
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所創。
武禹襄,趙堡太極拳名家陳清平著名弟子之一,太極拳第八代傳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同鄉楊露禪自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學藝返鄉,武禹襄見而好之,常與比較,得以知其概要。約1850年,武禹襄從其學趙堡太極拳。1852年,武禹襄親赴河南,在趙堡鎮從陳清平學習趙堡太極拳小架四十天,盡得其精妙,並獲贈《太極拳譜》,讀後大悟。返里後,在鑽研趙堡太極拳架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匯貫通。經數年研發,他創編出一套「圈小勁捷、緊湊靈巧、勢簡技繁、術法分明、古樸典雅、端莊灑脫」的新型拳術,後人稱為「武式太極拳」。
傳承脈絡:陳王廷—陳所樂—陳正如—陳爵—陳公兆—陳有本—陳清平—武禹襄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由全佑(字公甫,1834~1902)所創。
全佑,楊式太極拳名家楊班侯弟子,習練太極拳以柔化著稱,架子斜中寓正、松靜自然、大小適中。推手時,守靜而不妄動,以善化見長。他根據自己的練拳感悟,在楊式小架太極拳的基礎上有所修訂。全佑之子鑒泉(1870~1942年),又名愛紳,從漢姓吳,自幼秉家學。民國元年(1912年),吳鑒泉在北京體育研究社教授太極拳,他對家傳的太極拳加以充實和修改,去掉重複和跳躍動作,修改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個松靜自然、架式緊湊、緩慢連綿、不縱不跳、長於柔化、獨具風格的新型拳術,人稱「吳式太極拳」。
傳承脈絡:陳王廷—陳汝信—陳大鵬—陳善志—陳秉旺—陳長興—楊露禪—楊班侯—全佑—吳鑒泉
孫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由河北省完縣(今河北省順平縣)人孫祿堂(名福全,1860~1933)所創。
孫祿堂,清末民初蜚聲海內外的著名武學大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1912年,孫祿堂在北京遇武式太極拳名家郝為真。郝為真將自己所習太極拳心得傳於孫祿堂。1918年,孫祿堂將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家合冶一爐,融會貫通,革故鼎新,創編了動作小巧輕靈,架高步活,柔緩圓活,轉換輕盈,運動方向變化多樣,步法進退相隨,運轉開合相接的太極拳新套路,自成一家,人稱「孫式太極拳」。
傳承脈絡:陳王廷—陳所樂—陳正如—陳爵—陳公兆—陳有本—陳清平—武禹襄—李亦畲—郝為真—孫祿堂
和式太極拳
和式太極拳由溫縣趙堡鎮人和兆元(1810~1890)所創。
和兆元,趙堡太極拳名家陳清平著名弟子之一,太極拳第八代傳人。和兆元在原傳拳架的基礎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與姿勢,大大增加技擊實用內容,並使架式更順其自然,完全符合人體生理結構,創編了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為一體,三者互為檢驗印證,寓技擊、修身、養身於一道,既保持趙堡鎮原傳太極拳傳統又獨具特色的新型太極拳理拳法「代理架」,即和式太極拳。
傳承脈絡:陳王廷—陳所樂—陳正如—陳爵—陳公兆—陳有本—陳清平—和兆元
現代發展
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曾號召全國人民打太極拳。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給太極拳的全面發展營造了巨大的空間,太極拳進入推廣普及期,鄧小平曾親筆題詞「太極拳好」。
在溫縣陳家溝,習練太極拳之風甚盛,婦孺老幼皆練,當地流傳的諺語說「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這都形象地反映出當地習練太極拳的情形。這種風氣世代沿襲,經久不衰,使得陳家溝歷代名家輩出。
溫縣現有武術館校30餘家,其中文武學校有4家,習武場所近30家,家庭武館20餘家,學員2000餘人,流動學拳人數達8000餘人。300餘名太極拳師在海內外開辦太極武術館及連鎖加盟店300餘家。
不僅國內演練太極拳之風盛行,太極拳大師們還走出國門,將太極拳這一國之瑰寶傳播海外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太極拳傳播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最受人們喜愛的武術運動和健身活動項目,全世界的太極拳習練者高達三億之眾。
溫縣高標準編制完成了《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總體規劃》、《陳家溝太極文化旅遊區總體規劃》等,拓寬改造了陳家溝景區主要道路,建成了太極拳祖祠、太極拳祖林、中國太極拳博物館,初步拉開了景區建設框架,積極開展了陳家溝創建國家4A級景區工作。
2009年9月,溫縣與唐山聚鑫公司簽署了總投資11.5億元、占地3300多畝的「太極文化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建設協議。該項目主要包括中華太極拳國際交流中心、太極學院、北京阜外醫院河南分院、太極養生基地和五星級酒店等子項目。2010年,該項目被省政府列入「重點項目」和「雙千工程」。
河南省文化投資集團投資10億元的陳家溝太極文化生態園,是一個以太極文化為嚮導的養生生態園。項目包括陳家溝古村復建,太極養生小鎮打造,太極文化及太極拳文化的深度發掘,以及觀光生態農業、體驗式旅遊示範基地的拓展。建成後,將成為集寫生、寫作、旅遊、養生、影視拍攝、文物保護等功能為一體的中原特色風情古村。
太極拳成為東方文化的一種符號象徵,成為促進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太極拳的創編,也是繼「四大發明」之後漢民族偉大創造力的又一次展示。繼承和保護太極拳,對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增強社會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理論思想
陳氏第9代傳人陳王廷創編太極拳的理論來源有四:
1.把拳術與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相結合
人體是一個不斷運動着的有機整體,易學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運動,無一不是陰陽的對立統一。人的生命運動,其本身就是陰陽對立雙方,在不斷的矛盾運動中取得統一的過程。
易學認為,凡是屬於溫熱的、上升的、明亮的、興奮的、輕浮的、活動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陽的範圍;凡是屬於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靜止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陰的範疇。而太極拳就順從陰陽變化之理,在一招一勢動作之中,陰中含陽,陽中具陰,陰陽互變,相輔而生。
2.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將氣功運用於拳術之中
中醫學中的導引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發明的一種養生術。主要是通過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體運動,使人體各部血液精氣流通無阻,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導引在太極拳中的應用即把意與形相結合,使心臟生理正常,從而引導血氣於周身暢通。中國古代醫學家認為,心為神之居,主掌血脈運行,對人體各個臟腑均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主宰,是人身上最重要的臟器。五臟主藏精氣論中以心藏脈,肺藏氣,脾藏營,肝藏血,腎藏精;五神髒論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腎藏志。人體全身的血液依賴於心臟的推動作用才可以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因此,陳王廷在創造太極拳時,把始祖陳卜所傳授下來的一百單八勢長拳等拳術與中醫的導引相結合,在周身放鬆的條件下,使形體的運動符合併且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演練太極拳可使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心主血脈的一切功能正常發揮,血液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起到練拳養生的作用。否則,會使演練者氣血不足,引起推動血液運行循環的力量減弱,脈道堵塞,產生病變,不利於演練者的身體健康。吐納,也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所發明的一種養生術。吐,即從口中吐出,意為呼氣;納,即收入,意為吸氣,由鼻孔而入。吐納術就是呼吸之術,通過口吐濁氣,鼻吸清氣,吐故納新,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里俱濟。
肺臟主掌呼吸之氣,呼吸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氣(即氧氣),產生出大量的濁氣(即二氧化碳)。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納功能。
太極拳把拳術着勢的形體運動與吐故納新相結合,首先,保證形體運動不能妨礙人體的肺臟呼吸運動,以保障肺臟機能正常發揮,新陳代謝自然進行。其次,通過拳術招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內部宗氣的形成。所謂宗氣,也叫大氣,是相對於先天元氣而論的後天之氣,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氣的功能就是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脈管內的運動。宗氣主要由肺臟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氣與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氣相結合而成,集聚於胸中,稱作上氣海,是全身之氣運動流行的本始。第三,通過拳術招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宗氣的分布,在心臟、肺臟的協同下,將上氣海中之宗氣通過血脈分別送入全身各個臟腑組織器官,達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膚內臟,發揮其滋潤營養之作用。
太極拳把拳術的形體運動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使形體運動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和技擊功能的發揮。
3.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經絡學說相結合
中國古代中醫經絡學說主要是論述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經絡與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中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肺腑肢節,溝通表里、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功能活動的通路,是經脈、絡脈及其連屬組織的總稱,是人體特有的組織結構和聯絡系統。其中,經脈是人體經絡系統的縱行幹線;絡,有網絡之意,是人體脈絡的大小分支,縱橫交錯,網絡全身,無處不至。人體的經絡系統主要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別絡、孫絡、浮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幾個部分,起着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大作用,所以決不可不通。
經絡系統通過有規律的循行和錯綜複雜的聯絡交會,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從而來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陳王廷創造太極拳術把拳術與經絡學說相結合,主要取決於人體經絡系統所具備的四大功能。
其一,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相結合。人體是一個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成的整體。它維護機體的協調統一,主要就是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十二正經及十二經別縱橫交錯,入里出表,通上達下,循行於臟腑和官竅之間;奇經八脈聯繫與調節正經;十二經筋與十二皮部聯絡筋脈皮肉。陳王廷將人體經絡學說中的聯絡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就形成了太極拳技擊理論之一的「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百骸皆隨」。
其二,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相結合。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均需要氣血的濡潤滋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暢通無阻,通達於周身,營養臟腑組織,抗禦外邪,保衛機體,必須得依靠經絡系統的傳輸。陳王廷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通過經脈運行血氣而營養陰陽,以養丹田剛中柔表之氣,溢發於體外,助於技擊施展;濡筋骨,使自己體格健壯,表里筋骨堅實,內氣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來之擊;利關節,使演練者身體各部位活動輕靈,以己不動化彼之動,後趁勢出擊,克敵制勝。
其三,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相結合。所謂感應傳導,就是經絡系統對於外界的刺激的感覺,有傳遞通導作用,即為人體的觸覺系統。陳王廷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保證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順利完成。正如《拳論》云:「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其四,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相結合。人體的經絡系統不僅具有聯絡作用、運輸作用和感應傳導作用,同時,它還能夠保持人體各部位機能活動的平衡與協調。陳王廷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依靠經絡的平衡與協調作用對身體的各部位進行靈活調節,變幻虛實,以虛誘敵,引實落空,避其實而擊其虛,從而克敵制勝。
拳術與經絡學說的結合,使太極拳術獨創了順應經絡變化的纏繞螺旋運動方式而滋生的纏絲勁,旋轉發力,增大出拳發勁的威力,令人難以提防。
4.綜合百家拳術之長,獨樹一幟
明代嘉靖年間,中國有一名揚海外的武將,姓戚名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系山東省蓬萊人。戚繼光練制新軍,並傳以集百家拳術之長編制而成的《三十二勢拳經捷要》,拳術變化無窮,神秘莫測。
陳王廷創造太極拳時,從戚繼光所編的《三十二勢拳經捷要》中吸取精妙,採納了二十九勢,即懶扎衣、金雞獨立、采馬拳、七星拳、雀地龍、懸腳虛、伏虎勢、獸頭勢、朝天蹬、朝陽手、指襠勢、跨虎勢、當頭炮等。
由於太極拳既廣納諸家拳術之長,又有自己獨特的神奇之處,所以每戰必勝,拳理上包容萬家,獨樹一幟,不斷發揚光大。
來源學說
陳氏始祖陳卜全家定居清風嶺上的常陽村後,勤勞耕作,興家立業。為了保衛桑梓不受地方匪盜危害,精通拳械的陳卜在村中設立武學社,傳授子孫習拳練武。
陳卜及其後代六代同居,計有第2代陳剛、第3代陳琳、第4代陳景元、第5代陳堂、第6代陳宗禮等人。到第7代陳思齊、陳思孔、陳思懷三兄弟時開始分家立業。陳思齊傳於第8代陳守身,又傳於第9代陳我讀、陳我講、陳我誦、陳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陳我講傳於第10代陳汝信。陳氏另一支由第7代陳思懷傳於第9代陳撫民,由陳撫民傳於第9代陳奏乾與陳奏廷二人。
陳王廷(約1509年)又名陳奏廷,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庠生,文武雙全,曾隻身闖玉帶山,勸阻登封武舉李際遇叛亂,為清廷在山東平定盜匪立過戰功,在河南、山東負有盛名卻不被清廷重用。陳王廷報國無門,收心隱退,在耕作之餘,依據自己祖傳之一百單八式長拳,博採眾家之精華,結合陰陽五行之理,並參考傳統中醫學中有關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之術,發明創造出了一套具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新型拳術,包括太極拳五路、炮捶一路、刀、槍、棍、劍、鐧、雙人粘槍及雙人推手等器械套路。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