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而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而衰(讀音:zài ér shuāi),漢語詞語,釋義是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會減弱了,比喻的是擂鼓。

再而衰出自《左傳》「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1]

[]

基本內容

再而衰

拼音:zài ér shuāi

典故:出自《左傳》: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時比喻的是擂鼓

意思:「再」【zai】表示的是第二次,也就是說第二次士氣就會衰退。整句話原意是:當打第一次鼓聲,士兵們士氣大振,而第二次則有所衰弱,第三次則全無鬥志了。

比喻凡事都要一氣呵成,第二次效果就不好了。

再古義:第二次 今義:又,又一次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漢語句子,指要趁士氣旺盛之時堅持完成,鼓起勁頭,勇往直前,第二次擊鼓大家的勇氣就會衰減,等到第三次擊鼓時,大家的勇氣就消失了。

該句出自《左傳·莊公十年》中的《曹劌論戰》,講述了曹劌以出色的才智,幫助弱小的魯國打敗了強大的齊國,從而為後世留下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見。

相關典故:長勺之戰中齊軍見魯軍已經排列好了,開始擊鼓進攻。正常情況下,魯軍在齊軍擊鼓準備展開進攻時也要擊鼓進攻。但是曹劌在齊軍已經擊鼓進軍,雖然魯軍已經排列好隊形,但魯軍就是不擊鼓。魯軍不擊鼓,雙方就不能開站,齊軍就只好退回。齊軍的兵車部隊前後三次衝鋒,三次退回就很消耗士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