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台次李太白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鳳凰台次李太白韻
鳳凰台在金陵(今江蘇南京)西南鳳凰山上。據說,南朝宋時期元嘉年間(424-453)曾有鳳凰集于山上,於是築台,並以「鳳凰」分別命名山與台。唐代天寶年間(742-756),詩仙李白離長安南遊金陵,與友人崔宗之同上鳳凰台,賦《登金陵鳳凰台》七律一首。到了北宋,詩人郭祥正步李白後塵,亦登台賦詩。《娛書堂詩話》道:「郭功甫嘗與王荊公(王安石封號荊國公)登金陵鳳凰台,追次李太白韻,援筆立成,一座盡傾。」說的即是這首詩。這首詩不僅在形式上用李白原韻,而且在意義上,也是發揮李白詩頷聯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懷古意味,於眺景之中,抒發了弔古傷今的深沉感慨。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鳳凰台次李太白韻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郭祥正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高台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
舞罷青蛾同去國,戰殘白骨尚盈丘。
風搖落日催行棹,湖擁新沙換故洲。
結綺臨春無處覓,年年荒草向人愁。
作品賞析
鳳凰台在金陵(今江蘇南京)西南鳳凰山上。據說,南朝宋時期元嘉年間(424-453)曾有鳳凰集于山上,於是築台,並以「鳳凰」分別命名山與台。唐代天寶年間(742-756),大詩人李白離長安南遊金陵,與友人崔宗之同上鳳凰台,賦《登金陵鳳凰台》七律一首。到了北宋,詩人郭祥正步李白後塵,亦登台賦詩。《娛書堂詩話》道:「郭功甫嘗與王荊公(王安石封號荊國公)登金陵鳳凰台,追次李太白韻,援筆立成,一座盡傾。」說的即是這首詩。這首詩不僅在形式上用李白原韻,而且在意義上,也是發揮李白詩頷聯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懷古意味,於眺景之中,抒發了弔古傷今的深沉感慨。
首聯寫眼前景物。詩人此日登上了金陵鳳凰高台,已經看不見鳳凰游的盛景了,唯剩腳下的一座空台。台下,浩浩長江洶湧澎湃,入海東流,這聯意思實際上相當於李白詩的第二句:「鳳去台空江自流。」但由於郭祥正的詩以二句擴展一句的內容,因此他便得以在第二句中綴以「浩浩」、「入海」二詞,來壯大長江的氣勢,使永恆的江山與下面衰歇的人事形成強烈對比。首聯的意思並非僅僅如此而已。在古代。鳳凰向來被認為是祥瑞的象徵,惟太平盛世方始出現。此時,此地已「不見鳳凰游」了,當年建都此地、盛極一時的六朝也相繼隨鳳之去而消逝得無影無蹤了,而唯有高台、大江在作着歷史的見證人。
次聯承上,很自然地轉入懷古。詩人想起了六朝之中的最末一個王朝——陳的最末一個君王——後主陳叔寶。想當年,那個荒淫奢侈的昏君日日燈紅酒綠,沉溺在歌舞、美女之中,縱情作樂。不料笙歌未徹,隋軍鼙鼓已動地而來,驚破了「玉樹後庭花」之曲,藏於景陽宮井中的後主被搜出,抓到長安,那一批粉黛青蛾也都淒悽惶惶跟着他一起被擄離故國,再無時日重返陳宮翩躚起舞了。唯有當時兩軍激戰而棄下的白骨,依舊滿滿地掩埋在長江邊野草叢中的累累古墓中,令人觸目驚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