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凤山门是明清时期杭州府城的城门之一,位于城南凤凰山麓,有陆、水两门并列。杭州城墙于20世纪初至50年代先后拆除,凤山水门成为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城门,并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先后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名录[1]。
历史
凤山门是古时候杭州城的南大门。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把杭州改 为临安,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凤凰山一带筑皇城,又筑外城,城门十三座,此地为大内北门和宁门所在。元初(1276年)元兵进占杭城,不久,南宋皇宫大内毁于战火,凤山门也遭毁。元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墙,在此处筑城门名凤山门(因位于凤凰山麓而得名),又名正阳门。
今昔
凤山门位于市区江干区城区中部,为中山南路、万松岭路、凤山路、中河路相关地域名,以门名为地名。城门故址在六部桥西,为南宋大内北门和宁门,元代称凤山门,也称正阳门。
如今,古老城门大多已不复存在,城市的边界也早已扩张了何止两三倍。据考证,杭州的旱城门目前已全部不存,今六部桥南的凤山门为元末张士诚筑造,是杭州目前仅存的一座古代水城门。老杭州城门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杭州城市的发展和杭州人居住环境的变化。
建筑
凤山陆门有瓮城,内门朝向北开,内通凤山门大街(今中山南路),外门朝向东开。门上建有城楼。城墙拆除后,原瓮城位置曾修建尼姑庵,1949年后用作建设原杭州卷烟厂。
凤山水门门洞为单拱,由北、中、南三层石砌拱券并联而成,三层拱券均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北券高3.07米,跨径5.65米。中券高3.47米,跨径同北券。南券高2.14米,跨径4.22米,中有一道方形闸槽作为闸门轨道,北立面两侧上方各有门臼以安插门扇立轴。闸石、门扇现皆不存。门洞上方和两侧有城墙,顶部有女墙、垛口,均为1986年重修。
“凤山门外跑马儿”
凤山门为南宋御街南端,它的旁边有六部桥,是南宋朝廷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为南宋时的政治中心。凤山门外万松岭一带,是连接江干一带和游览西湖的交通要道,风景优美,成为游人骑马踏青之处,因此杭州人有“正阳(即凤山门)门外跑马儿”的民谣[2]。在古凤山门的遗址处立有石碑。如今,凤山门附近被杭州市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有中山南路传统商业街保护区、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区、南宋太庙、三省六部遗址保护区。
视频
凤山门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杭州千年古城门两座, 其中一个还是世界遗产,个人图书馆,2018-4-29
- ↑ 运河走读档案 | 凤山门外跑马儿,龙山河上跑运输,搜狐,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