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擊(拼音:jī),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

此字最古形體為篆文,也見於《詩經》《莊子》等先秦著作。擊的基本義是敲打,引申為攻打、攻擊。敲打是一物碰一物,所以又引申為碰撞,由此引申為觸及、接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擊

拼音; jī

繁體; 擊

部首; 凵、一

五筆; FMK

倉頡; QU

鄭碼; BIZI

筆順; 橫、橫、豎、豎折、豎

字級; 一級(編號:0195)

平水韻; 入聲十二錫

總筆畫; 2+3,1+4

四角碼; 5077₂

統一碼; U+51FB

注音字母; ㄐㄧ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擊

基本字義

1. 敲打,或做類似敲打的動作:~打。~鼓。~中(zhòng)。~破。~斃。~水(a.拍打水面;b.指泳)。旁敲側~。

2. 攻打:~敗。~毀。打~。聲東~西。

3. 碰,接觸:撞~。目~。肩摩轂(gǔ)~(亦作"摩肩擊轂")。

漢英互譯 ◎ 擊

attack beat bump into hit strike out thrash

English strike, hit, beat; attack, fight。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擊〈動〉

(1) (形聲。從手,毄( jī)聲。本義:敲擊,敲打)

(2) 同本義 [beat;hit;strike]

欲以擊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肯擊缻。

留擊柝者。--《資治通鑑·唐紀》

使擊柝如故。

援玉 枹兮擊鳴鼓。--《楚辭·九歌·國殤》

(3) 又如:擊壤(相傳堯時有老人擊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率力於我何有哉?後因以比喻太平盛世);擊節(打拍子);擊鞠(擊皮球)

(4) 攻擊;攻打 [assault;attack]

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擊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5) 又如:擊排(攻擊排斥);擊排冒沒(攻擊排斥,輕率而不顧一切);擊床(擊殺於床上)

(6) 碰撞;接觸 [come in contact with;bump into]

齊吳傍以擊汰。--《楚辭·屈原·涉江》

(7) 又如:擊轂摩肩(車碰輪,人摩肩。比喻擁擠,熱鬧);擊沖(撞擊);撞擊(運動體與別的物體猛然碰上)

(8) 殺;搏殺 [kill;slaughter]

入水擊蛟。--《世說新語·自新》

數擊殺響馬賊。--明· 魏禧《大鐵椎傳》

客奮椎左右擊。

猱進鷙擊。--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9) 如:擊斬(斬殺);擊鮮(宰殺活的牲畜禽魚,充作美食)

常用詞組 擊敗 擊斃 擊穿 擊打 擊打 擊發 擊鼓 擊毀 擊劍 擊潰 擊落 擊破 擊傷 擊水 擊鐵 擊退 擊玉敲金 擊掌 擊針 擊中

康熙字典

《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音激。《說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注》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劍擊柱。

又《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為治。

又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注》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

又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

又《集韻》《韻會》《正韻》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注》擊讀為覡。

又《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擊

攴也。從手毄聲。古歴切

說文解字注

攴也。攴下曰。小擊也。二篆為轉注。攴訓小擊。擊則兼大小言之。而但云攴也者,於攴下見析言之理。於擊下見渾言之理。互相足也。攴之?變為撲。手卽又也。又下曰手也。因之鞭棰等物皆謂之撲。此經典撲字之義也。咎繇謨古文戛擊,今文尙書擊為隔。同音叚借。從手。毄聲。古歷切。十六部。[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