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为1944年1月14日—3月1日,在苏德战争的列宁格勒会战中,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1944年2月16)和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远程航空兵配合下实施的进攻战役。 14日,另两个担任主突任务的方面军向德军第18集团军南北两翼发动进攻。列宁格勒方面军从奥拉宁鲍姆登陆场和列宁格勒以南向罗普沙方向实施向心突击,19日解放罗普沙和红村,24~26日收复普希金城和赤卫军城。沃尔霍夫方面军从沃尔霍夫河西岸登陆场和诺夫哥罗德以南实施向心突击,20日解放诺夫哥罗德,26日收复托斯诺,接着攻占柳班和丘多沃。至30日,两个方面军推进60~100公里,逼近德军卢加河沿岸防御地区,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随后分别向西、向南发展进攻,2月1日攻占金吉谢普,4日解放格多夫,12日收复卢加市,15日前出到纳尔瓦河、楚德湖东岸。列宁格勒方面军夺占纳尔瓦河西岸登陆场,进入爱沙尼亚境内。
德军第18集团军被击败后,第16集团军翼侧和后方完全暴露,被迫西撤。因战线缩短,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5日下令撤销沃尔霍夫方面军,其所属部队转隶给相邻的两个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乘胜追击,于2月底进至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筑垒地域、新勒热夫至普斯托什卡一线,3月1日转入防御。此役,苏军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歼灭3个师,击溃23个师。 [1]
戰爭概述
1943年,德國人遭遇了一連串的重大戰役失敗,損失了70餘萬人(總損失,含全部的戰場),尤其在東線戰場,德國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自主選擇戰役時間和地點的能力了,東線戰場完全進入到了蘇聯時間。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掌握了戰略主動權的蘇聯,在強大戰爭潛力和反法西斯聯盟的支援之下,於1944年策劃了一系列決定性戰略反擊行動,而解圍屹立不倒的英雄城市列寧格勒的行動,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略攻勢,則正式拉開了蘇聯1944年大反擊的序幕。
為了一舉解圍自己的英雄城市,蘇聯方面進行了精心的準備,至進攻打響之前,蘇聯方面承擔主攻任務的列寧格勒方面軍、波羅的海第二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合計已經囤積了82.2萬人、4600門各型火炮、550輛坦克和653架飛機。1944年1月11日,蘇聯方面召開了關於此次戰役的最後一次戰前會議,最終確定了戰役的主攻方向和具體部署。復仇的子彈已經壓入了槍膛,德國人頭上的鋼鐵彈雨即將傾盆而下。
反觀此時的北方集團軍群,其狀況幾乎已經惡化到了極點,為了彌補其他戰線上因失敗而造成的人員缺口,其麾下的優秀的作戰單元不斷的被抽調到其他戰線,除此之外,在大的戰略調整之下,中央集團軍群還劃給了自己的北部友軍100餘公里的額外戰線。對前線狀況極為憂慮的屈希勒爾元帥提出了收縮戰線的的建議,但是這些建議毫無疑問的被固執的納粹高層所否定了,孱弱的北方集團軍群面對著強大的蘇聯紅軍,幾乎是無計可施,只能悲觀的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戰鬥於1944年1月14日正式打響,呼嘯的炮彈雨點般的砸到了德國人的陣地之上,但最初幾天大霧影響了蘇聯方面的進攻進度,此外,儘管德國人在人數上和火力上處於劣勢的地位,但依託於苦心經營兩年的防禦陣地,德國人還是堅持了接近兩個星期,1月26日,蘇聯方面打通了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之間的鐵路連接線,德國軍隊被擊退了100餘公里,1944年1月27日,蘇聯的最高統帥部宣告了列寧格勒徹底解圍。
但沸騰的蘇聯軍隊並沒有因為勝利而停下戰鬥的腳步,而是繼續對德國人的陣地展開猛烈的進攻,為了避免大批部隊被包圍的危險,屈希勒爾元帥組織了一系列有效的撤退和阻擊行動,勉強的支撐起了岌岌可危的戰線,但其還是難以避免大多數二戰德國優秀軍官的宿命,在最需要支援的時刻,於44年1月9日,被憤怒的元首免了職。至2月5日,蘇聯軍隊已經突入到了愛沙尼亞境內,直接在大戰略上對德國第16集團軍形成了側翼包圍的態勢,逼迫第16集團軍放棄了自己的陣地,加入到了撤退的行列。
戰爭結果
3月1日,將德國軍隊擊退了200餘公里的蘇聯軍隊,最終由於後勤給養困難而停止了追擊的腳步,轉而進入了防禦狀態,積蓄力量,準備下一階段的進攻。而德國,則在東線北段,被逐出了蘇聯的列寧格勒州,退卻到了愛沙尼亞境內,最終在納爾瓦附近穩定了戰線,並利用納爾瓦附近破碎的地形組織防禦,與蘇聯軍隊一直僵持到1944年8月份。此役,捲入戰鬥的50萬德國士兵,死亡失蹤了2.47萬,傷4.7萬,損失了自己囤積在列寧格勒附近大量的重型武器,而蘇聯,在整場戰役之中,前後一共動員了124.1萬人,最終死亡和失蹤了7.7萬人,受傷人數則高達23.7萬人。 [2]
參考文獻
- ↑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百度百科
- ↑ 列寧格勒包圍圈的崩潰—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略攻勢,每日頭條,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