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仁文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
出生 | 湖南隆回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法学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刑事政策初步》,《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 |
刘仁文,湖南隆回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1]、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刑法学会理事[2]、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教学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刑法学会常务理事、立法学会副会长。
目录
人物简介
刘仁文,湖南隆回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工作。1994年在河北省香河县人民法院锻炼,任院长助理。2014年起挂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
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并曾任国际刑事法院检察长办公室法律顾问。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博士后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司法部重点课题、中国法学会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等中外课题十余项。科研成果曾获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究报告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主要科研成果
先后任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国际刑事法院总检察长办公室法律研究官员,并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进修,在美国哈佛大学、布鲁金斯学会、俄罗斯远东大学和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台湾"中央"警察大学、辅仁大学、高雄大学、玄奘大学等地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
独著《死刑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刑法的结构与视野》等8部,主编《立体刑法学》《刑法学的新发展》等10余部,主持翻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牛津犯罪学指南》等7部,学术随笔集有《法律的灯绳》《死刑的温度》《远游与慎思》等。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另有内部研究报告和合著若干。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港澳研究会、中国证监会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科研成果曾获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3]、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究报告特等奖和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4] 。
社会任职
现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教学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河南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5]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科华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著作
《刑事政策初步》,《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刑法的结构与视野》,《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过失危险犯研究》,《严格责任论》,《想到就说》、《具体权利》,《法律行者》,另有译著若干。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注释与适用》、《易混淆罪与非罪、罪与罪的界限》、《中国预防犯罪通鉴》、《社会蓝皮书》(合著,每年一本)。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外国法译评》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多种报刊上发表论文、译文、评论及各类随笔100余篇。参与全国人大政法修订,劳动教养立法等一系列立法活动,参加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的一系列报告的撰写,有些建议曾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批示。
文集
不仅要惩罚,也要救赎
关于调整我国刑法结构的思考
怎么又见公判大会?
宽严相济与"以宽济严"
许霆案判决缘何与公众感情背离
联合国通过全球暂停执行死刑案意味着什么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研究
从"广场化"到"剧场化"的刑事司法
同一个屋檐下的犯罪学与刑法学
全球语境下的刑罚反思
规则应尽量统一,例外越少越好
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两个问题
2006年中国刑事法治状况
"赔钱减刑"的价值冲突与协调
刘仁文 | |
---|---|
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 |
冤案为何发生?
警惕死刑复核和二审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和谐司法的要求
论死刑的成本
恢复性司法不应只是"听起来很美"
简约的法律才是有力量的
怀念郑成思老师
《具体权利》自序
我的几点创作体会
法院受审:该还是不该
死刑的成本
违规鉴定胎儿性别暂不入刑体现慎刑思想
"相应的法律责任"是什么责任?
"合法"之下的"合理"
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值得重视
取消个案请示更符合诉讼规律
小的是好的
法学家为什么没有忏悔
余振东案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将羁押场所划归司法部就能彻底禁绝刑讯逼供吗?
娱乐场所:监管与规划需双管齐下
从程序上提高死刑案件的质量
死刑二审开庭的意义
旁听审理米洛舍维奇
介绍三个荷兰最近的人命案判决结果
在实践中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模范刑法典评注》译序
死刑研究方法论
耶鲁半年
法律职业的使命与视野
以个体生命为切
再谈精神病人的管理
严格限制死刑的几个前提条件
限制人身自由法律措施的完善
《死刑的全球考察》译后记
问责制:新的政治文明生长点
耶鲁法学院迎新小记
三谒马克思墓
唐宁街10号访问记
牛津的晚餐
刘仁文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仁文 |
《刑法基础》影印本序
让法院从"额外任务"中解脱出来
保持法院的中立地位
法治的要义在于管住"一把手"
建立减刑、假释的长效监督机制
谁来组织评议司法机关的行风
刑事司法信息应顺畅抵达涉案各方
刑事政策导论
《刑事政策初步》自序
《理论犯罪学》译后记
刑事司法信息应顺畅抵达涉案各方
治安通报与公众知情权
对有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一放了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李步云先生对我学术成长的帮助
奸淫幼女要否负严格责任--兼与苏力先生商榷
论刑事政策的评估
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研究
计算机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
学术随笔一:比较的风险
学术随笔二:收容遣送工作不宜继续保留
学术随笔三:"公捕大会"的做法应当废止
学术随笔四:警察要不要作证
学术随笔五:法治进程中的语言建设
学术随笔六:律师取证应有权会见当事人以外的在押人
学术随笔七:"两劳"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
学术随笔八:未决犯会见亲属权探析
学术随笔九: "留有余地"与"疑罪从无"
学术随笔十:法的理念与操作
学术随笔十一: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书评之一:刑法学的本体追问
书评之二:用刑法理论回应社会现实,以求实精神谱写科学读物
书评之三:刑法哲学的又一力作
书评之四:制度建设是具体的
只向真理低头
中国国情报告--法制篇
论危害国际环境罪
刑法中的危机理论--期待可能性初探
论刑事政策的制定
论刑事政策的执行
视频
刘仁文研究员接受央视采访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2019年07月26日发布
刘仁文:刑事司法规律的初心与思路 2020年05月08日发布
参考来源
- ↑ 刘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9-06-15
- ↑ 中国刑法学会理事 北京市法学会理事 刘仁文简介 ,亚东网, 2016-09-29
- ↑ 刘仁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
- ↑ 刘仁文:学术为道在寸心 ,媒体苑, 2020-05-08
- ↑ 刘仁文专家简介 ,讨说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