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兴镇座落于五桂峡、六万寨、白云庵风景区,距县城15Km,鄂皖通道318线横贯而过。 总面积61.3Km2,辖8个行政村82个村民组10098人。刘兴镇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平均气温15℃,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生产条件优越。2003年度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9亿元,财政收入364.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3元,为全县的山口要镇、资源大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1]
地理区位
山口要镇:地处山口要塞,扼皖鄂之襟喉,里山区的5个乡镇人流物流均由此进出,距县城仅15Km,呼应衡山,辐射里山。 刘兴镇镇地处大别山腹地,扼皖鄂之襟喉,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该镇地处山口要塞,距县城仅15KM,鄂皖省道318线横贯而过,里山区五个乡镇人流物流均由此进出,呼应城关,辐射里山,是连接里山,呼应县城的“山口明珠”。
自然资源
刘兴镇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拥有大面积的竹园、杉木林、坑木林,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拥有6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890千瓦;中药材和桑茶资源丰富, 拥有广阔的天麻基地、皖贝母基地、药百合基地、生态有机茶基地和蚕桑基地;此外还有五桂峡绝壁、挂龙尘、六万晴霞等神秘诡怪的自然奇观。刘兴镇镇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刘兴镇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平均气温15℃,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生产条件优越。 刘兴镇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拥有大面积的竹园、杉木林、坑木林,森林覆盖率达76.4%,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植业、生态旅游业成为全镇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最适宜旅游居住的胜境佳地。 全镇拥有竹园2万亩,占山场面积的22%,总蓄积量350万株,亩均立竹170株,年出笋量40万株,出笋率为12%,年采伐量40万株,年产值200万元。刘兴镇毛竹以其节长、质韧、壁厚、竹纤维长而紧密,享誉各地。境内现有小型半成品加工企业5家,毛竹产品转化率40%。 全镇拥有生态有机茶园3000亩,是名茶重点产区。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以及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霍山黄芽”非凡的品质,自唐代以来就成为御用贡茶,现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 刘兴镇镇遍山分布各种野生中药材近260科,325属,1000多种,人工种植药园5000亩。是素有“软黄金”之称的人间仙草“霍山石斛”和皖贝母的生产地,天麻、贝母、茯苓、灵芝、杜仲、枣皮、丹参、百合等各类中药材享誉全国各地。 此外境内1万亩坑木林基地,3000亩优质桑基地也是该镇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涌现出来的龙头示范基地; 境内花岗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白麻、墨玉、雪花、芝麻白、夜雪梅等多个花岗石品种可供开采。 境内梯级开发的六级水力发电站,如六颗亮丽的明珠闪耀在青山碧水之间,总装机容量2890千瓦,为全镇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 神奇的六万寨奇峰,五桂峡绝壁,挂龙尖白果,使游人流连,香客云集,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美誉;[2]
工业发展
工业经济成为全镇的支撑,已形成了造纸、彩印包装、铸造加工、小水电四大支柱产业。现有工业企业3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安徽东风纸业有限公司),工商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0%以上,农民人均从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全县乃至皖西的亮点。 这里是工业重镇。刘兴镇人有着较强的工业意识,工业经济在全镇的经济发展中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多年来已形成了造纸、彩印包装、铸造加工、小水电四大支柱产业。工商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90%以上,农民人均从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全县乃至皖西的亮点。在工业经济中,个私民营经济是一支强劲的生力军,推动着该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新时期,许多企业能人投身到发展工业经济的大潮中,大批乡镇企业脱颖而出,造就了刘兴镇工业重镇的雏形。刘兴镇镇工业集中区利用原三线厂区和原校舍拓展而成。位于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六万寨脚下,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集中区位于3 18线省道以南,5KV变电所以西,东起35KV变电所,西至东风大道,南至刘兴镇,总占地面积280亩,集中区分为五个区:即高新技术制造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精密铸造区、彩印包装加工区以及政务区,已实现八通一平(通路、通电、通邮、排污、排水、宽带、有线、土地平整),境内上游有一座蓄水量达370万立方米的水库和35KV变电所1座,同时拥有建筑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原三线军工厂企业搬迁遗留的大量闲置厂房。工业集中区在规划用地、建设、招商、税收等方面,除享受国家及县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外,还享受刘兴镇镇招商引资及发展工业与民营经济的特别优惠政策。目前,集中区内有工业企业45家,其中营业收入超亿万元企业1家,500万元以上的有3家,300万元以上的有6家,且集中区内企业年均以6-8家的速度增长。集中区内服务机构齐全,实行“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一站式”服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