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初冬遐思(闵正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初冬遐思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初冬遐思》中国当代作家闵正威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初冬遐思

初冬,天空没有飘雪,只是偶尔刮暴烈的风。气温犹如过山车一般,一会儿寒气逼人,一会儿温暖如秋。落日熔金,照得人如火嫣红。

山野间一片宁静,红彤彤的山楂挂满枝头,如同一串串红宝石点缀其间,装点着浪漫。林边凋零的树叶,好似铺满了一地的忧伤。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梅花开在古寺,便有了禅意。

今年的冬天,来得有些迟了。

在寒冷的清晨,柳月湖面上升腾着白色的烟雾,湖水四周结出一圈光洁易碎的薄冰。

可是,待到暴烈的风一吹,湖水顿时活跃起来,湖面便翻起深色的波浪。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湖水又会像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那样,变得蔚蓝蔚蓝的。

我坐在暖烘烘的书斋里,读一些无关紧要的书,写一些感性的文字,怀着一颗悲悯之心。

我眺望着远处的山岚雾霭,山如黛,林如海,雾如烟。群山耸立,河川奔流,花开花落。山有巍峨,然而山岚无语。水有别意,但是流水无形。

在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类的出现而充满生机,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

古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们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反映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大众的文化作品反映了自然占据“集体意识”的程度。

如果小说家、词曲作者和电影导演刻意与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他们不期待观众对自然作出反应,其作品中“自然元素”占据的地位将会越来越低,出现的频率也会越来越少。

研究者列举了186个与自然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被分成四类。与自然有关的一般性词汇,如云朵或日出,花的名字,树的名字,鸟的名字。

然后,他们分析这些词汇在大众文化输出中的频率。他们查阅同一时段的小说、流行歌曲和电影情节,每一种自然元素呈现了数千次。在书里、歌曲和电影中的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集体主义想象和文化对话中,自然占据的空间一直在减少。与20世纪上半叶相对比,当代大众文化中自然元素明显地减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有专家认为,城市的增长促成了这种改变。城镇化进程,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源枯竭,则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和失衡,切断了人类与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20世纪早期,城市增长率呈现循序渐进的态势,但是数据显示自50年代以后,城市发展呈现显著的变化。事实上,选择在农村地区居住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点很好地解释了自然元素减少的原因了。

更准确地说,我们正在经历技术革新的影响,衍生了更多的室内休闲活动。的确,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难辞其咎。这些技术代替了自然,成为一种开心、休闲和娱乐的来源。

书籍、歌曲和电影塑造了我们的文化,也反映了我们的文化。

对自然的文化关注不断减少,意味着对大自然的信息缄口不谈,尽管自然值得人类关注和谈论。对自然的文化关注不断减少,也意味着丧失了许多的机会,如对自然的好奇、感恩和敬畏之心等。

谁能领会大自然的深邃和恩惠呢?

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芳华,茁壮的异彩。春有柳轻薄,夏有荷净染,秋有荻如絮,冬有梅绽妍。

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在风景那里,我们人类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作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

正如这一片片飘落的树叶,它们曾经在枝头绽放过最绚烂的色彩,也终将化作春泥,滋润着大地。

人生亦是如此,人总是突然的,突然地想要一些结果,为了快乐然后又不快乐。

人生也总是会在热闹喧嚣中渐渐归于平凡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隐遁和沉迷,唯有灵魂催人奋起。生命优雅,灵魂染香,时光里便有了深情。

在灯火阑珊处,在朦胧的诱惑渴望中,在这寒冷与寂静中,希望记忆、猜想、信念,一切一切,都燃烧着深切的眷恋

世俗的忧烦,身外的浮嚣,都沉睡了。繁星与朗月从书页里一点点升起……

深夜,紧紧关上门窗,截断窗外的喧哗,万籁无声。屋内祥和,只有女儿梦中的微笑。[1]

作者简介

闵正威,信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