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锦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锦堂(1894–1937)出生在台中顶桥仔头(今台中市南区),他的同辈美术家包括“台湾第一位雕塑家:黄土水”、“台湾第一位水彩画家:倪蒋怀”和“台湾国宝画家:陈澄波”,刘锦堂是四人中年纪最长的,但是刘锦堂的名字,却被遗忘了好久。

刘家原先经营米行生意,后来因战乱破产,举家搬到乡下务农。刘锦堂就读台中公学校(今台中市南区和平国小),毕业后考进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科(今台北市立大学)。刘锦堂对诗词书画都很感兴趣,在国语学校就读期间更是把握机会学习。 台湾留日学画第一人

从国语学校毕业后,刘锦堂顺利通过公费留学考试,他的梦想是到日本学画。1915年,21岁的刘锦堂抵达东京,他先到“川端画学校”学习素描基本绘画技巧,为报考美术最高殿堂东京美术学校做准备。隔年9月,刘锦堂成功考进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他是“台湾留日学画第一人”;同时期在东京美术学校雕塑科的是黄土水。

刘锦堂留日五年的时间,接受严格的学院派训练,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然而,他出生在甲午战争那年,也是改变台湾命运的关键时刻;刘锦堂一直觉得自己是“前朝遗民”,不甘国衰家破,更不甘被日本人统治。

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五四运动”在北京发起,听闻新思想吹起革命号角,人在东京的刘锦堂为之一振,他决定踏上中国土地,希望加入孙中山革命行列。在上海,刘锦堂遇见同样曾赴日留学,后跟著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策划护法运动的王法勤。王法勤很欣赏刘锦堂,后来收他为义子,因缘际会,就此改变刘锦堂的人生。

从刘锦堂到王悦之

当时刘锦堂还没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王法勤要他先回到日本完成学业,他便再回到东美直到1921年毕业。东美毕业后,刘锦堂赴中国北京,原号“月芝”的他以此改名为“王悦之”,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他虽然从小接受日本教育,但是也精通古文诗词,非常爱好华语文学。

从刘锦堂改名的王悦之,是中国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台湾学生,他在这里学习向往已久的传统文学与诗词。同时他也在北京美术学校教书,并与河北姑娘郭淑敏结婚。

刘锦堂最后一次踏上故乡台湾的土地是在1925年,他趁著考察日本美术教育,顺道回到故乡,他希望能看到台湾摆脱日本统治的那一天,然而,此后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台湾,成为被故乡遗忘的人。

成立台湾研究会

在中国发展的刘锦堂,致力于美术教育,他曾在北京和杭州等多所学校教书,教书之馀也不忘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刘锦堂虽然一直在中国,但是没有忘记台湾,他联合许多台湾同乡,成立“台湾研究会”,并担任会长。但是也因为台籍身分受到少部分中国美术家和教育界的排挤甚至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动荡不安,义父王法勤政治失势、刘锦堂受到牵连,只好举家逃难,此后他的画风也急遽转变。同年《亡命日记图》画一对同甘共苦的落魄夫妻,宛如刘锦堂夫妻的自身写照,也反映大时代战乱的无奈。 经典之作《 台湾遗民图》

出门在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刘锦堂一生的经典之作莫过于《台湾遗民图》,这是他毕生唯一直接“以台湾为名”的作品。

《台湾遗民图》构图十分特别,作品上方印上“台湾遗民”的朱红大印,以三位身穿雅致旗袍的女子为主体,中间的女性穿不同花色的旗袍,右手托著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地球,左手自然垂下、掌心向前,最特别的是左手竟有“一只眼睛”在女子的掌心之中,看著前方。

观者都被这神秘的氛围所吸引,当《台湾遗民图》展出时,观者特别问刘锦堂:“‘手中之眼’是不是有特别的寓意?”

他淡淡地回了一句:“那是望著台湾的。” 1937年,刘锦堂因腹痛送医,盲肠炎已恶化至腹膜炎,手术后不治死亡,病逝北京。结束短暂的一生,享年44岁。渐渐地,再也没有人提起王悦之,更没有人记得刘锦堂。然而,妻子郭淑敏妥善保存刘锦堂留下的所有作品,妻子过世后再由儿子细心收藏。

经过漫长的蛰伏与等待,三子刘艺在台湾同乡帮助下发表《弃民图》一文于《北京文艺》,超过40年之后刘锦堂的作品终于破土而出,重新引发世人对刘锦堂作品的关注。1994年,刘锦堂百岁冥诞,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刘锦堂百年纪念展”,刘锦堂的作品“台湾遗民”终于在死后回到故乡台湾。

刘锦堂生于战乱时期,也死在烽火岁月。大时代的悲剧,让他成为“台湾的遗民”,为了不被日本人统治,他选择改名改姓到中国度过馀生。人在中国,心在台湾,他将长子命单名“台”,台湾的台,后来儿子为了纪念父亲刘锦堂又改回刘姓;他跟妻子说:“等台湾光复,我们一起回台湾”;遗憾他没有等到这一天,刘锦堂人生最后岁月创作的《台湾遗民图》,眼睛望著台湾,隔海遥寄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想望。

故乡的名字,叫台湾。

刘锦堂那一代的台湾人,摆荡在中国和日本之间,遗留给我们美好的作品,背后却是最深沈的悲愁;我们比刘锦堂幸运的多,我们活在这个时代,我们要一起努力,“未来不在他方,希望就在故乡”,我们这一代要团结起来,让台湾成为一个更好的故乡。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