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劫宾那尊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劫宾那尊者劫宾那,译作房宿,世尊弟子,能知星宿。释尊见其根机成熟,于是化为一老比丘与他同宿,于夜间化令得道,故名房宿。他常修教诫,教授诸声闻众,因而被称为众僧第一。所谓声闻众即小乘佛教众弟子。[1]

  • 中文名 ;劫宾那
  • 外文名 ;kapphin!a
  • 别 名 ;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译 曰房宿
  • 国 家 ;憍萨罗国人
  • 来 自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五百罗汉第肆佰柒拾肆尊

胸怀坦荡欲雄飞,宽厚待人众相随。博学多闻鸿图展,行善积德光门楣。[2]

二十八宿中,第四宿者。父母拜谒是为了求可以生子。古说,是指劫宾那刚刚出家的时候,要去拜见佛,半路逢雨,在一个陶舍中借宿,不久又来了一个比丘,和其共宿,这个比丘,就是佛的化身,劫宾那从此得法得道,也因此得名“房宿者”。

劫宾那尊者,被誉为通宵天象,知星宿第一人。他可以不透过任何仪器就能测知天文学,通晓天文地理等吉凶之才华与技艺。

简介

劫宾那(人名)kapphin!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译曰房宿。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来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摩诃劫宾那】 梵名Maha^kalpi=na ,巴利名Maha^kapphin!a 。

又作摩诃劫宾宁、摩诃劫比拏、摩诃罽宾那、摩诃迦匹那、摩诃金毗罗。或称大劫宾那,或单称劫宾那。意译作黄色、房宿、大分别时。

佛陀弟子之一。精通天文历数,能知星宿,为众僧中第一。据贤愚经卷七大劫宾宁品载,师为金地国劫宾宁王之子,禀性聪明,大力勇健,于其父王崩后嗣位,兵众殷盛,威风远振,欲制压中印度,乃遣使至舍卫国向波斯匿王求贡,时佛陀在祇洹精舍,自化为转轮圣王,以神通变现而使劫宾那信服;劫宾那遂远离尘垢,出家修持,常勇猛精进,端住三昧中。后得法眼净,并证得阿罗汉果。另据光宅法华义疏卷一、法华玄赞卷一等载,劫宾那又名房宿,系因如来预知其成道之因缘,乃化现为老比丘,宿其僧房,为之说法,劫宾那即于此夜得道。又据法华文句卷一上载,因其父母祝祷房星而得子,故名之为房宿。[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本事经卷六、贤愚经卷六、法华义记卷八、翻梵语卷二、卷四、慧琳音义卷二十三]

释义

劫宾那译曰房宿(音秀)。房宿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第四星。因其父母无儿,遂祷房宿星而生一子,故名房宿。

劫宾那初出家时只听过佛的名字,未见过佛。他很想见佛,于是起程往佛的住处去。夜值大雨,在一陶师家中寄宿,陶师分了一个房间给他。劫宾那自己敷草而坐。半夜又有一老比丘到来求宿,亦被安排在同一房中。

劫宾那见他年老,便让草座予他,自己则坐在地上。老比丘问他:“你想往那里去?”答:“我想见佛。”老比丘即为他说法,劫宾那豁然悟道。原来这老比丘就是佛。

劫宾那因曾与佛同房共宿而得道,故亦因此而名房宿(音夙)。他的天文学很好,佛弟子中称为“知星宿第一”。

由此可知,僧团内人材济济。从前的大丛林内住上千多人,无论文的武的,各色各样的人材俱备,可以担任各种不同的工作,所以寺院内从来不聘用俗人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