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城市气象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安全福祉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一直以来,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以下简称“城市院”)通过创新发展,不断为提升城市气象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能力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简介
城市院是国家级科研院所,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北京市气象科学研究所。1999年,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成立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北京市气象科学研究所。2002年,在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中,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组建成立,成为中国气象局所属的八个国家级专业气象研究所之一。2013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城市气象研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8年10月26日,在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共同支持与推动下,城市院挂牌成立。
2002年以来,城市院获得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支持,促进了城市院与城市气象学科的长足发展。
二、学科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
城市院以建设国际一流城市气象研究机构、科研与应用结合示范基地、城市气象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围绕国家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为提升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等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城市院瞄准提升0-24小时精细化客观预报预警准确率,以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睿图模式系统)研发为核心,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优势学科方向,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气象科学问题、开展气象业务服务核心技术攻关、培养气象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
城市院主要承担城市气象学科建设和城市气象应用基础研究、城市气象精细预报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城市边界层与大气环境研究、城市气候与生态发展科学研究与咨询、城市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和预报技术中试等研发职责,形成了城市气象观测试验、城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及机理、城市精细化天气预报、城市气象灾害评估及预警、大气环境-气象演变机理与数值模拟等五个优势学科方向,建立了较系统完备的“科学研究-模式体系-业务应用”城市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任务
- 城市边界层与大气环境。开展城市边界层与大气环境观测研究,包括城市大气边界层探测技术与研究、局地环流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城市大气环境研究。开展大气化学模式研究与应用,包括排放源动态更新技术、大气化学初始场同化技术、气溶胶物理化学机制的优化与评估。
- 城市气象精细预报。开展短时临近预报研究,包括组网天气雷达应用技术、临近数值预报技术、多源数据快速融合与无缝隙集成预报技术。开展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包括对流尺度及遥感观测资料同化关键技术、模式中关键物理参数化方案优化与改进、天气-化学在线耦合系统研发。开展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包括气象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基于机器学习的气象数值模式研发、基于机器学习的临近预报和资料融合技术研发、天气预报智能会商系统原型研发。
- 城市气候与生态发展研究与应用。紧密围绕国家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全面提升城市气候与生态发展研究与应用能力。主要开展城市人-地-气耦合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城市气候变化研究、城市气候服务研究。
- 成果转化中试与推广应用。致力于建成精细预报科研成果业务转化、系统运维和产品服务中心与科研成果业务转化示范基地。主要开展精细预报科研成果业务转化、发展精细预报业务系统研发运维体系、成果转化中试的规范化管理和能力建设。
三、人才队伍
城市院岗位编制122人。目前,全院在职职工98人,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61.2%,高级职称人员占58.2%,以青年科研人员为研究主力。其中,16人为研究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人入选首批青年北京学者,3人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2人分别入选中国气象局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攻关和气候变化国家级创新团队,3人为北京市气象局创新团队牵头人,1人入选北京市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已培养研究生70人,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人员10人。
四、国内外合作
依托北京市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城市院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持续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自2004年以来,城市院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2017年,与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盟联合成立“城市气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UMP)”,并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成立“气象大数据实验室”。基于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城市院吸引和汇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促进了城市气象学科的蓬勃深入发展。
城市院开展了“城市对降水和雾霾影响科学试验(SURF)”。针对影响强降水和雾霾的城市化气象环境条件,联合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科学观测,提高对城市与天气气候关系的认识,研发的城市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提高了对城市降水和雾霾的监测预报能力。项目被列入WMO 全球大气监测城市气象与环境研究工作组、世界天气研究计划临近预报与中尺度模式研究工作组和高影响天气工作组联合研究示范项目(RDP),并被特邀参加世界气象组织《城市天气、环境与气候集成服务指南》编写工作。
城市院紧密围绕首都气象现代化建设“0-24小时预报准确率提升工程”,着力发展新一代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体系——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RMAPS),即睿图模式体系。于2016年成立“大北方区域数值模式体系协同创新联盟”,联合我国北方地区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合力推进区域数值天气预报能力的提升。
五、服务社会与人民
面对政府、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对高时空分辨率、快速更新的网格化数字天气分析预报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城市院持续提升睿图模式系统的城市气象与环境预报能力,是华北区域数值预报产品的提供机构。数据产品广泛应用于京津冀地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在电力、交通、水务、旅游、新能源及航空等行业的气象预报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智能手机天气预报应用及北京市政府防范灾害性天气决策指挥调度提供快捷、精准的数据支持。
城市院将秉承“明德、尚研、求是、创新”的院训,凝心聚力、持之以恒、不忘初心,致力于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努力为大北方区域精细化数值预报技术的协同发展、首都城市现代化管理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 ↑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搜狐,2021-07-23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