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征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征赋

北征赋,是东汉文学家班彪的一篇 。此赋首先写作者自己遭遇 乱世,不得已而北征;接着写途中所见所感,以史学家的眼光,吊古评史,寄寓感慨;最后感伤时事,并以圣贤达人乐以忘忧、与时屈伸自勉,抒发对西汉末期朝政腐败、造成人民巨大灾难的不满情绪。全赋语言质朴而含蓄,情调深沉,引人深思。

作品原文

北征赋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厄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𬴂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諐。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卭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𬯀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

北征赋1.jpg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兮,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颠覆:指国家灭亡。[1]

罹(lí):遭遇。填塞:比喻因地方力量割据造成的国家政令不能通行。厄(è)灾:危困之灾。

旧室:指西汉王室。丘墟:废墟。

曾:乃,竟。少(shāo):通"稍"。[2]

北征赋2.jpg

奋袂(mèi):举袖,发奋的样子。北征:北行。

超:远。绝迹:人迹不至的地方,指远方。

发轫(rèn):指出发。长都:指长安。

瓠(hù)谷:山谷名。玄宫:冬季天子校猎时的离宫,皆在长安西。

历:经。云门:云阳县(在今陕西省隆化县西北)城门。

通天:台名,在甘泉宫(在云阳县西)中。崇崇:高峻的样子。

乘:登。陵冈:山陵山冈。登降:或登或降。

息:停歇。郇(xún)邠(bīn):郇为邑名,在今陕西郇邑县南。郇邑有邠乡。

公刘:周民族远祖,率其族人迁于邠地,发展农业,人民安乐。

北征赋3.jpg

及:延及。《行苇》:《诗经》篇名,其开始二句希望牛羊不要踩伤成行的芦苇。连上句是说:公刘的遗德推及到了草木。

彼:指曾经居住在邠地的周先民。何:何其,多么。优渥(wò):丰厚优裕。

罹:遭遇。百殃:各种的灾祸。

时会:时势。

靡(mǐ)常:无常。

赤须:板名,在北地郡(今甘肃和宁夏一带)。长扳:长坡。

义渠:春秋战国时西戎国名,也是城邑名。在今甘肃省东部。战国时为秦国兼并。

戎王:指义渠国王。淫狡:淫乱。

秽:不洁。宣后:秦昭王之母宣太后。

赫:暴怒的样子。征:指征讨。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和宣太后通奸,生二子。后来宣大后诈杀戎王于甘泉宫,秦国于是发兵讨灭义渠国。

北征赋4.jpg

纷:内心扰乱的样子。去:离。旧都:指长安。

𬴂(fēi):即骖,驾车时处于两外侧的马。迟迟:走得很慢的样子。历兹:路经此处。

舒节:舒展志节,此处有出发的意思。

安定:郡名,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期:目的地。

绵绵:漫长的样子。

纤回:绕道纤远的样子。樛(jiū)流:曲折的样子。

泥阳:县名,在今甘肃省宁县东。太息:叹息。

祖庙:指班彪自己的祖庙。据《汉书·叙传》载,秦朝末年,班彪远祖班壹避乱于楼烦,为边地豪雄。所以泥阳也有他的庙。修:修缮。

彭阳:县名,在今甘肃省镇原县东。

北征赋5.jpg

弥节:停止鞭策。

晻(yǎn)晻:昏暗的样子。

睹(dǔ):"睹"字的异体。

寤(wù):通"悟",明白。怨旷:女子无夫为怨,男子无妻为旷。此处指夫妻分离。

诗人:指《诗经》的作者。叹时:写黄昏时刻妻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安定:县名,在今甘肃泾川县。容与:缓慢而行的样子。

漫漫:长远的样子。

剧:过分。蒙公:即蒙恬,齐人,为秦将而筑长城。疲民:疲劳之民。

筑怨:指筑长城。因为筑长城,加重人民痛苦招致人民的怨恨,所以说"筑怨"。

北征赋6.jpg

高亥:指赵高和秦二世胡亥。切忧:近忧。

事:从事。蛮狄:指匈奴。辽患:远方的祸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方士进录图书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于是大举发兵击胡,而不知道"胡"指身旁的胡亥。

耀德:发扬道德的光辉。绥远:安抚远方的蛮夷。

顾:反而。缮(shàn)藩:指修筑长城一类的边防。

数功:自数其功劳。辞諐(qiān):推辞过错。諐,通"愆"。

夫子:指蒙恬。妄说:虚妄之说。

地脉而生残:即毁坏地脉。蒙恬临终时说自己所以有死罪,是因为筑长城而毁坏了地脉。连上句大意是说:蒙恬把自己的死归于毁坏地脉是虚诞之谈。

鄣(zhāng)隧:指城垣。鄣,小城。隧,烽火台。

须臾:即从容。婆娑:即蹒跚;皆徘徊不去的样子。

闵(mǐn):忧伤。獯(xūn)鬻(yù):即"猃狁",汉代通称为匈奴。猾(huá):扰乱。夏:华夏。

尉卭(qióng):指北地都尉孙卭,汉文帝时人,被匈奴杀死在朝那。朝那:县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圣文:指汉文帝刘恒。克让:能够忍让。

币加:加以币帛。币,指币帛,古代用以馈赠的礼物。

北征赋7.jpg

惠:施惠。南越:古国名。

连上句:据《史记,南越尉伦列传》载,南越尉佗自立为武帝,汉文帝召来尉佗的兄弟给予高官重赐,于是尉佗自去帝号而称臣。

降几杖:赐几杖。古代老人居则倚几,行则携杖。藩国:指诸侯国。

折:摧折。吴濞(bì):即吴王濞。《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王濞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汉文帝不仅不责备,反而赐几杖,准予不朝。

太宗:汉文帝的庙号。荡荡:道德广大的样子。

曩(nǎng):从前。图:图谋。

𬯀(jī):登。高平:县名。

嵯峨:高峻的样子。

莽荡:旷远的样子。

迥(jiǒng):远。

北征赋8.jpg

(biāo):迅疾的样子。漂遥:风疾的样子。

灌:原作凗,从李善本改。灌,注。

飞:飞越。杳杳:深远昏暗的样子。

皑(ái)皑:雪白的样子。

邕(yōng)邕:雁声。

鹍(kūn)鸡:鸟名。哜(jiē)哜:鸟声。

游子:班彪自称。悲:思。

怆(chuàng)悢(liàng):悲伤的样子。

慨息:叹息。

涟落:泪流的样子。沾:沾湿。

揽:擦拭。于邑:通"呜咽"。

多故:多难。

北征赋9.jpg

阴曀(yì):形容天下混乱的样子。曀,阴而有风。阳,晴。

平度:正常的法度。

谅:确实。

永:长。伊郁:幽怨的样子。

夫子:指孔子。固:固然。

艺文:指作为周代礼乐表现形式的六艺。

圣贤:指孔子。孔子自称"乐以忘忧"。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仪则:法则。

行止屈申:指各种行为举止。

与时,患兮:指符合时势变化。息:指消息。增长和熄灭。

北征赋0.jpg

履信:践行诚信。

无不居兮:无所不能居处。

之:往。蛮貉(mò):本是古人对北方部族的称呼,此指班彪前往避难的地方。

作品译文

我生逢时局动荡啊,深受乱世的灾殃。故园被夷为丘墟啊,已不能安居家乡,决心向北方出走啊,要到无人迹的遥远他方。

早上从长安启程啊,晚住瓠谷的甘泉宫旁。经过云门而回头看望啊,通天台高耸在云层之上。登上了大土山又接着下降,投宿在郇县的邠乡。思蔡公刘的仁慈心肠,不忍把路边的芦苇踩伤。它们生长的条件何等优越,我却偏遇到许多祸殃。原因是形势发生了变化啊,不是天道已不正常。

登上了长长的赤须斜坡,进入了义渠这座旧城。愤恨当年的戎王狡诈荒淫,宣太后也淫秽而不贞。赞叹秦昭王能够讨贼,怀着盛怒而率军北征。我心绪紊乱离开了旧都啊,马慢慢地经过这座古城。我将纵辔奔驰而远去啊,直到安定郡的治所高平。遥望前面道路茫茫啊,迂回曲折而又漫长。经过泥阳而深深叹息啊,祖庙不修使我悲伤。我放马在边远的彭阳啊,停下车而深自思量。日光暗淡将近黄昏啊,见牛羊已经下了山岗。领会到旷夫怨女的痛苦啊,体会到诗人感时的悲伤。

进入安定郡境慢慢前进啊,沿着那迢迢的长城。怨蒙恬过分地役使人民啊,为强秦筑下了深重怨恨。不顾赵高、胡亥的深切忧患啊,只去防卫辽远的蛮夷敌兵,不发扬恩德安抚远方啊,只修筑城墙来保卫边境。直到临死都不醒悟啊,还数说功劳不把错误承认。他把致死的原因说得多荒唐啊,以为是修城时挖断地脉的报应。登上关塞的烽火亭而遥望啊,盘桓不定思绪如麻。追忆当年匈奴乱华啊,吊念都尉孙卭阵亡于朝那。圣明的文帝能克制忍让啊,不兴师讨伐而以恩德感化。给僭号的南越王以恩惠啊,让他自觉把帝号撤下;赏赐几杖给吴王刘濞啊,使他叛乱的阴谋难以猝发。想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啊,岂是过去的秦朝所能够到达。

登上了高平县而四面观看啊,见山谷是多么崇高峻险。旷野萧条茫茫无边啊,千里之内都没有人烟。疾风劲吹飘飘于天空啊,溪水倾泻翻起了波澜。浓云密雾在动荡飞扬啊,皑皑的积雪在闪着寒光。群雁鸣叫着向南飞翔啊,鹍鸡在风中哜哜地悲唱。远方的游子怀念故乡啊,内心充满忧郁悲伤。抚着长剑声声叹息啊,滚滚珠泪沾湿衣裳。试揩眼泪而哽咽抽噎啊,痛心人民的苦难深长。为什么天空阴沉不见太阳啊,国家的法度长期都不能正常,是时运的变化造成了这种情况啊,向谁去倾诉这忧郁的衷肠?

北征赋00.jpg

总之:孔子在困苦中能守节操而学艺文啊,能够乐而忘忧只有圣贤啊。达人行事须按原则啊,一切行动适应形势啊。坚持忠信四海为家啊,虽到蛮荒有何忧惧啊。

创作背景

《北征赋》作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当时刘秀虽在高邑(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称帝,而旧都长安实际上已有被新市、平林义军所立的更始帝刘玄。不久,起义军分裂,赤眉军攻入长安,在战乱中长安被毁,于是二十三岁的班彪出逃凉州安定郡的高平(今宁夏固原),因作此赋。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与《楚辞》部分作品、《遂初赋》等相比,此赋无论交待起行原因,还是描写景色都从实际出发,即使是乱辞部分,也抛却了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而采用更为直接的抒情方式。且写景能从作者的感情基调出发,与抒情结合的较为紧密,更好的表现了作者感时伤世之情怀。还将史实与感情紧密的结合了起来,而不再是单独列为一部分去叙写。

此赋开端写了朝纲颠覆,仕路填塞、家园毁灭的北游缘起。虽在乱离之中,从"奋袂"、"超绝迹"的字面下,仍然透出作者壮勇上进之情。这是此赋的基调。

赋中的初辞长安,回顾通天台恋恋不已;长途远行,驰驱中预计期程;寒风雪野中抚剑叹息,念及畿辅故里而于邑流涕:都发自真情而有动人之力。由公刘惠及草木感怀身罹百殃;从秦昭王统兵北征引发离心烦乱,车马行迟:这吊古伤今的情思,紧密联系于自身遭际,自然感人,又在历史对比中显出作者忧思的深广,胸怀的博大。由日夕归牧思及人民行役之苦,诗人叹时之心;因长城漫漫感发对蒙恬的责问,对汉文帝的景慕,使人感到作者不戚于个人忧患,立足于广大人民的受难,要求执政者以宽仁绥远立邦,这表现了作家自觉的历史社会责任感。作者的这些思想感情,都是极可珍贵的。

赋文中认蒙恬绝地脉之说为虚妄,不承认堪舆迷信。作者坚信天命有常,卒章中抒发了君子固穷而守节的儒家思想,表现了对儒家教义的笃诚。这是作家信仰的支柱,是赋文所以具有健康向上基调的精神源泉。

全赋以写明北游缘起开端,按旅程顺序写所见所感,卒章总言自己对避难远行的根本态度。结构上条理清晰,连络有序。叙事、叹时显出了作家情思的自然流露,浑融一体,文气流畅。语言生动简练,经过锤炼之功又归于平易畅达,艺术上的用心与其创作意图达到了和谐统一。

名家点评

明·陈山毓《赋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斯赋有焉。后之纪行者,大率祖此。"

明·孙月峰《孙月峰先生评文选》:"不甚极思,然后古朴有余,亦苍然有色。"

近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班彪《北征赋》:'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怨旷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班氏世习《齐诗》,赋云'怨旷伤情',知齐义以此诗'君子',为室家之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姜逸波《中华名赋集成》:"《北征赋》篇幅短小,不重铺陈却善用典故;少客观咏物,多主观抒情;没有大赋歌功颂德之意,通篇充满感时伤世之情;虽似骚体却少用华美的辞藻,首开汉代抒情小赋之端,为蔡邕的《述行赋》、王粲的《登楼赋》甚至南北朝时庾信的《哀江南赋》等作品所学习、继承。"

作者简介

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不久,王莽政权被推翻,刘秀在翼州称帝。班彪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带),为大将军窦融从事,劝窦融支持光武帝。东汉初,举茂才,任徐县令,因病免官。曾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