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道沟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十四道沟镇位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东南部,长白山主峰南麓,东经127°54`-127°55',北纬41°26'--41°40,。东与金华乡毗邻,西与十三道沟乡相邻,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北与抚松县接壤,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15公里,镇域面积304.96平方公里。十四道沟镇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处为望天鹅主峰,海拔2051.4米,属喀斯特火山岩地区。
概况
长白县十四道沟镇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以304.96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静卧在鸭绿江北岸,东与金华乡毗邻,西与十二道沟镇相邻,北与抚松县接壤,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丰阳里隔江相望,距长白县城50公里,镇域内有“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渐成为沈长线上的商业、文化和物流中心镇。
历史沿革
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有十八户人家在此地开发散居。公元1909年设府办公,同年4月25日,命名十四道沟为已恭社。公元1916年7月,由县知事马洪亮将十四道沟设为第四警区。公元1931年,全县组成了8个联合村,十四道沟村为中心村,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以后,伪县长杜喜岳勾结官吏和地方土豪劣绅成立了长白县治安维持会,十四道沟设分会。1919年,在农会的基础上,召开农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副区长成立区人民政府。1908年成立十四道沟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十四道沟乡,1984年又改为十四道沟镇至今。镇政府驻地为十四道沟村。
自然环境
十四道沟镇属亚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质普遍属第四纪冲积层,一种是由长白山小植物落叶腐烂层所覆盖的种植土壤层,厚度0.5-1.2米左右,中层为河卵石,厚度为7--15米左右,下层为岩石层;另一种是亚粘土和草粘土层,厚度为2.5--8米左右,再往下为岩石层。年平均气温为零上2.13℃,年积温为2500°C,无霜期为120天左右。十四道沟镇历年来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622.35毫米,最大降水量为82.4毫米。
行政区划
十四道沟镇常住人口3408人(2017年)。 。耕地面积为588公顷,辖6个行政村,有干沟子村、十五道沟村、四道沟村、鸡冠砬子村、冷沟子村、安乐村和一个自然屯山南里屯。住有汉族、朝族、满族、回族、蒙古族 .
十四道沟镇景观
“峭壁悬崖鸡冠峰,杜鹃报春映山红。扑面嗅得山乡味,隔江欢赏异国情。”偶尔看见这样的几句诗,于是想到了一个春季观赏杜鹃花的好地方,那就是位于长白县十四道沟镇的鸡冠秀峰。 鸡冠秀峰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距长白县城仅50公里,因矗立在鸭绿江边和江中的一排形同鸡冠的奇峰群而得名,俗称鸡冠砬子。
鸭绿江水由东向西,折而向南,继而向西擦顶端如锯齿状一字排开的鸡冠砬子而过,远眺极像一雄鸡饮水。山体倒映水中,山水一色,宛若仙境,故有“长白小桂林”的美誉。[1]
经济发展
十四道沟镇林地面积为4140公顷,其中天然林2300公顷,人工林1790公顷,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人参业仍是本镇的支柱产业。十四道沟镇是沈长线上的必经之地。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势高低差异悬殊,踏足境内,美景秀色,比比皆是,令人赏心悦目,素有“天然旅游公园”和“绿色立体宝库”之美称。
特色产业
十四道沟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十五道沟峡谷内的“望天鹅风景区”已被列为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流域内原始森林居多,生态结构完整,地质地貌完好,有野生物种3600多种。山清水秀,曲径通幽,有千奇百怪的石林,雄伟壮观。大小瀑布17个。“望天鹅”火山口位于望天鹅主峰,海拔2051.4米,与天池遥相呼应,望天鹅火山是一个巨大的中心式喷发和溢流的玄武质火山锥,是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卫星照片显示为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8公里,呈不规则图形,直径为45公里,火山喷发于10o万年前,是亚洲第一个火山喷发口,与天池明显不同的是昼夜温差小,火山口周围壁陡,裸露的岩石把白天吸收的热量夜间释放,适应于各种植物生长,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登山攀岩、旅游探险的好去处。
城镇发展
十四道沟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立足镇情求发展,初步打破了单一农业经济的状态,在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抓住了以人参特产业、旅游业为主的支柱产业,并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一些新上的项目也基本形成,沙参、五味子、细辛、红松果林、苗圃基地、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我镇的农业还在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面发展,在养殖业方面,建成了蛋鸡养殖、水产养殖、特色养殖为主的养殖基地,进-步丰富了全县蛋类、肉类,水产类等市场。全镇从事商贸、服务、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行业的个体私营户已达到190户,从业人员达420人,各村在文教、卫生、通讯、广播、电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全面普及,进一步为全镇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