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華鰁 |
hua quan |
中文學名:華鰁 拉丁學名: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鯉形目 科:鯉科 屬:鰁屬 |
魚類,屬 鯉形目,鯉科,鰁屬。分布極廣,除西北高原的部分地區外,幾乎遍布中國各主要水系,在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均有分布。為江河、湖泊中常見魚類,一般生活在水流緩慢的中下層水體,用下頜刮食附着在礫石上的底棲無脊椎動物、着生藻類及植物碎屑。5-6月繁殖,卵粘性。最大個體能長至20厘米。[1]
生活習性
華鰁,魚名體長,側扁,頭後背部隆起,腹部圓。頭短小。吻稍突出,前端圓飩。口小,下位,略呈馬蹄形。唇稍厚,下唇限於口角處,唇後溝中斷,其問相隔較寬。下頜前緣有發達的角質邊緣。口角具須I對,較短,細弱。鰓耙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齒稍側扁,第一和第二枚齒末端呈鈎狀。背鰭外緣稍平截,最後1根不分枝鰭條基部較硬,末端柔軟分節,其起點至吻端較至尾鰭基的距離為近。胸鰭較短,末端略圓,後伸不達腹鰭起點。腹鰭起點在背鰭起點之後,末端可伸達肛門。臀鰭較短,不達尾鰭基部。尾柄較短而高。尾鰭較寬,分叉淺,上下葉等長。末端圓鈍。肛門距臀鰭起點比至腹鰭起點為近。雌魚有粗短的產卵管,生殖季節稍有延長。鱗片中等大,胸、腹部均有鱗片。側錢完全,且平直。身體灰黑帶棕色,背部色深,體側較淺。腹部灰白色。體側有4塊寬闊的垂直黑色斑紋,第一塊在頭後背部至胸鰭基之間,第二塊在腹鰭和背鰭之間,第三塊在臀鰭基部至背鰭末端之間,第四塊在尾柄基部。幼魚比成魚的斑紋明顯。顏色較深。各鰭均呈灰黑色.其邊緣均為黃白色。生殖時期體色及各鰭變成濃黑色,雄魚吻部具有自色珠星,顆粒較大,雌魚無珠星,無明顯變化,僅產卵管稍延長。
為小型魚類,個體小,數量少,經濟價值不大。生長緩慢。常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多棲息在山溪支流河段,喜流水生活。食性較雜,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也食甲殼類、藻類及植物碎屑,1齡魚可達性成熟,產卵期在3--5月間。
經濟價值
數量較多,有一定經濟價值。但肉味稍差(有資料顯示其肉味鮮美)。日本也出產一種同屬的魚,是非常普通的食用魚,通稱為"鰉",產量甚多,可鮮食或制罐頭,亦有專門作為養殖對象的。肌肉鮮用或醃干均可入藥。具有安胃和中、利小便、解熱毒之功效,主治水腫脹滿、黃疸、瘡毒等症。
視頻
參考資料
- ↑ [XNzU2NTg0MjMy 請問這是個什麼魚,河裡面釣起來的(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