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苏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作品名称:《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苏轼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作者悠游自在的心境,下片描写作者已抛弃世俗的功利之心,全词表达了作者表现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志向。

原文

译文

山中下雨我便冒雨去喝酒,傍晚天气晴好我便和衣而睡。不知道报时的钟鼓几时响起,酣睡梦中,我如蝴蝶一样欢乐畅快。

人老才尽,还无法实现归隐的志向。我经营家产惹得人们笑话,他们不知道我只想在湖边无泥的地方悠闲散步而已。[2]

赏析

此词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到“求田问舍笑英雄”都充分展现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当时苏轼才28岁,也是其仕途之第一任——凤翔为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恰逢顽固冷面的上司陈公弼。陈公平日对苏轼严厉近苛,屡挫其少年锐气。而其所居之地有一凌虚台以观风景,便请苏轼为其作记刻石。于是苏轼用《凌虚台记》把第一次仕途受挫的郁闷情绪展露无遗: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世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苏轼之意显然是暗讽陈公欲以台夸世传世实不足恃。这虽是文章的主旨。但从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苏轼此时已经善于“无中生有”,从讨论作记,突兀提出“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然后说凌虚台此时建成,今后必将毁废,登台所见的秦、汉、隋、唐宫殿,无不经历了兴废成毁的历史,可见台殿及人事均“不足恃以长久”,而足以恃者不在于此。由实入虚,化有为无。任何一“物”在茫茫宇宙、历史长河中都是非常渺小的,如飞鸿踏雪般,是难以留下任何痕迹的,苏轼于看透中又掺杂着几分惆怅与落寞。于是苏轼便从道家思想中寻找出路,从而“无中生有”,得出“我是人间闲客、此闲行”,从“野兴”走向“超然”,使其人生充满旷达高致。[3]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