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草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草蜥 |
中文學名:南草蜥 界:動物界 蜥蜴目、 蜥蜴科、 草蜥屬爬行動物 |
簡介
南草蜥:別名,為蜥蜴目、蜥蜴科、草蜥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中國,包括雲南、貴州、湖南、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廣西。棲息於海拔700-1200m的山地林下或長滿長草的低地、乾燥空曠的地方。1802年命名。
體型細長,擁有一條長的離譜的尾巴。體圓長細弱而不平扁,吻端稍尖窄,頭鱗比較粗糙,表面凹凸不平。額鼻鱗較大,長大於寬。體背橄欖棕色或棕紅色,尾部稍淺。
科目分類:蜥蜴 生存環境:灌叢 顏色分類:綠色_棕色 居住環境:地棲 最大體型:22cm
性情分類:膽小 壽命年限:10年 適宜溫度:28℃±4℃ 食物飼料:昆蟲
南草蜥形態特徵
全長18-22cm,其中尾巴占比3/4以上。眶上鱗3枚,頦片3對,顳鱗起棱,耳孔上緣有較大鱗片。背鱗起棱,游離端平截,後緣具短銳突,在頸部6-8行,背中部4行。腹鱗後緣鈍,具短銳突,起棱鱗通常10-12行。尾鱗強棱,具銳突,在尾基背面,由鱗棱形成的4條高的硬脊。頭側至肩部,齊平的分為上半棕褐色,下半米黃色。一般邊緣色深,近於黑色,體側有鑲黑的綠色圓斑。
南草蜥生活習性
行動敏捷,多在早晚活動。
南草蜥飼養方法
常以蚱蜢等昆蟲為食。
南草蜥雌雄分辨
雄蜥背面有2條邊緣齊整的窄綠縱紋。
南草蜥繁殖方式
每年5-6月產卵,每次產卵2-3枚,藏在土裡或草根處,卵的大小為12mm×6.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