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毛婆婆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卷毛婆婆纳 |
中文学名: 卷毛婆婆纳 |
卷毛婆婆纳[1],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卷毛卷毛婆婆纳 Veronica teucrium L.的全草。植株高10-70厘米。茎单生或常多支丛生,直立或上升,相当密地被短而向上的卷毛。国内外均有分布。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夏季采收,晒干。用于外感风热、风温初起、风湿疼痛、膀胱湿热等证。
目录
入药部位
卷毛婆婆纳的全草。
性味
苦、寒。
归经 =
入肺、肝、脾、膀胱四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清利湿热。用于外感风热、风温初起、风湿疼痛、膀胱湿热证[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化学成分
全草含4-甲氧基高山黄芩素-7-O-D-葡萄糖甙(4-methoxyscutellarein-7-O-D-glucoside),6-羟基木犀草素O-D-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D-glucoside),6-羟基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di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和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ynaroside)[3]。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风湿疼痛、流感、尿道炎。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
卷毛婆婆纳多年生草本,高10-70cm。茎单生或多枝丛生,直立或上升,密被短而向上的卷毛。叶对生;无柄或下部叶具极短柄;叶片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5-4cm,宽0.2-2cm,边缘具深钝齿,疏被短毛。总状花序侧生于茎上部叶腋,2-4支,果期伸长达12cm,花序轴及花梗被卷毛;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稍长,果期延长达1cm;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钝,长约5mm,具短睫毛;花冠鲜蓝色、粉色或白色,长6-7mm,裂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端钝。蒴果倒心状卵形,稍扁,长4-6mm,无毛,花柱长5-6mm,弯曲。种子卵圆形,多数。花期5-7月[4]。
分布区域
产新疆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欧洲至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生长环境
生于疏林、草地。
参考资料
- ↑ 卷毛婆婆纳,_中医中药录
- ↑ 卷毛婆婆纳的功效主治,_用药安全网
- ↑ 卷毛婆婆纳的化学成分《中华本草》,_便民查询网
- ↑ 卷毛婆婆纳的形态特征,_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