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作品名称: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创作年代:北宋朝代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范仲淹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作的一首诗词。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1]

正文

祖述贤人业,何因降玄乡。 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气弥冲斗,雄源甚决潢。 月中灵桂老,春外实芝芳。 远似天无翳,清如塞有霜。 日星图舜禹,金石颂成康。 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 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 崧岳词欺甫,甘泉价掩扬。 满朝当讽诵,终古岂遗忘。 恍若探龙际,森疑履虎傍。 半生游此道,观海特茫茫。[2]

作者简介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3]

社会评价

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可是早在熙宁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

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宋元学案·序录》云:“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王夫之对范仲淹有苛评:“(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故人之贞邪,法之疏密,穷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风俗之醇薄,一系于其心。……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裁幸滥,核考课,抑词赋,兴策问,替任子,综核名实,繁立科条,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4]

参考资料

  1. 范仲淹 古诗文网
  2. 范仲淹的诗词全集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古诗词名句网
  3. 范仲淹 诗词名句网
  4. 范仲淹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