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平衡公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变革平衡公式是一个名词术语。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1],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2]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字体多样。
名词解释
变革平衡公式是由Richard Beckhard和Reuben T Harris二人在David Gleicher的研究基础上在1987年共同提出的一个简单有效的管理工具,用以迅速获取对组织变革可能性及变革条件的直观印象。
变革模型公式——组织发展的里程碑:
从历史角度来看,变革平衡公式完全可以被视作为组织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组织顺应着管理者的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向前发展。现在,管理者所希望的组织发展,不仅仅着眼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还期望员工的积极参与, 管理者已经深刻理解到了员工参与与组织成功之间的紧密关系。
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参与组织变革,调用组织内部或外部力量处理变革引发的各种反应,这些变化代表了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变迁。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即众所周知的 “泰勒制”), 这种“命令-控制管理法”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线, 它的潜藏思想就是“管理者管人,工人受管于人”。泰勒制是时代的产物,在工会盛行、流水线备受倚重的工业化时代,严格的管理控制是必须的。
在组织心理学和组织动力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泰勒制最终被人际关系理论所代替,这一变迁为员工参与、员工利益以及员工激励的研究与实践扫清了道路。
变革平衡公式
变革模型的平衡公式为:
D x V x F > R
Dissatisfaction x Vision x First Steps > Resistance to Change (不满情绪 x 变革愿景 x 初步实践 > 变革阻力)
D=dissatisfaction
V=vision
F=First steps
R=Resistance to change
战胜变革阻力的三个要素
变革平衡公式可以帮组我们把握战胜变革阻力必备的三个要素:
对当前形势状况的不满;
对组织未来愿景的期望;
迈向愿景的努力初步实现。
如果上述三项要素有一项为零或者接近零的话,三者之和也将为零或者接近零,此时,变革阻力将占据上风。
参考文献
- ↑ 字母文字的演变脉络:世界所有国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搜狐,2020-09-11
- ↑ 字体的演变:篆书,搜狐,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