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脊椎動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脊椎動物

古脊椎動物,它們都是1986年到1990年的"中加恐龍考察計劃"活動在我國西北地區發現的恐龍珍品,象龐然大物中華盜龍等四具恐龍的正形標本可是首次和國內觀眾見面。[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古脊椎動物 [2]

外文名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時間 1986年到1990年

計劃 中加恐龍考察計劃

古脊椎動物1.jpg

恐龍珍品展

「十一」期間,恐龍迷們可有了好去處,中國古動物館將奉獻給廣大觀眾一台好戲——「恐龍珍品特展」。中華盜龍、將軍廟單脊龍、甲龍、中華似鳥龍、伊克昭龍......,光是聽這些名字你就心動了吧。

與眾不同

與傳統的恐龍展出方式所不同的是,這次展出的恐龍採用了國外先進的浮雕式裝架方式,即將恐龍化石鑲嵌在模仿出土地層的岩石介質中,參觀者的觀賞角度為180度,不僅恐龍的骨骼被完整地展現出來,保藏它的岩石、泥土也被形象地得到複製,再加上燈光效果,使觀眾好像到了發掘現場一樣。

據當年參與發掘這些恐龍化石的專家說,中加恐龍考察計劃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和皇家泰勒古生物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一次非常成功的研究活動,考察隊除了研究恐龍的專家外,還有如孢粉學、無脊椎動物學、龜類、蜥蜴類、鱷類、鳥類、哺乳動物、恐龍足跡、沉積學等各方面的專家。

在我國,考察隊員們發現了許多新的恐龍物種,如阿樂斯台阿拉善龍、中加馬門溪龍、將軍廟單脊龍、楊氏中華似鳥龍、鄂爾多斯烏爾禾龍等,並且在一個化石地點看到了多隻幼年甲龍死亡在一起的情形。

復型

古脊椎動物2.jpg

「這就是那幾隻幼年甲龍中的一員,你看,這是它的頭和頸上的骨板」,記者循專家手指的方向望去,甲龍把腦袋蜷縮着,脖子上還扣着一環一環的鎧甲,據說,甲龍的名字就是因為它全身披掛着堅硬的「鎧甲」而得名,有了這身「鎧甲」的保護,兇猛的食肉恐龍不管怎麼抓、怎麼咬,也咬不住、抓不破它那小坦克般的身體。

專家說,這一小群甲龍可能是遇到了大沙暴那樣的強惡劣天氣被瞬間埋藏,你看,它們蜷縮在一起,還保持着死亡那一刻的樣子。

中華盜龍和將軍廟單脊龍的正形標本被安排在最顯眼的位置,它們都屬於大中型肉食恐龍,每具標本都占據了展廳的一整面牆壁,它們生活在侏羅紀的中晚期,在它們的目眶前方,記者都看到了一個很大的眶前孔,專家說,同時代的食肉恐龍是很少有這麼大的眶前孔的,這說明在它們身上已經顯露出後來肉食恐龍的一些特徵了,這是一種進化的趨勢。

除大型的恐龍骨架化石外,這個特展還展出了成窩的禽龍蛋、游泳的水生蜥蜴、龜和一些小型恐龍的完整化石,特別是一隻殘缺的,被肉食恐龍分而食之的劍龍骨骼化石上還清晰地印有肉食恐龍的齒痕,深刻地反映出優勝劣汰的自然競爭法則。

中國古脊椎動物志

內容簡介

古脊椎動物3.jpg

本冊志書包括了脊椎動物總論和無頜類兩部分,共附有143張插圖。

在脊椎動物總論中簡述了脊椎動物在「生命之樹」中的位置,概述了脊椎動物的骨骼構造與其他主要特徵,討論了現代動物分類學與脊椎動物的分類,並介紹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發展簡史。

無頜類部分分為導言和對無頜類在我國所發現屬、種的系統記述。導言中簡述了無頜脊椎動物的分類及各主要類群的形態特徵與地史、地理分布,討論了牙形動物之謎,重點介紹了盔甲魚亞綱的解剖學特徵,並總結了中國無頜類化石研究歷史,並附有21張插圖。

系統記述部分記述了截止至2012年底在中國國內發現並已發表的無頜類化石,包括海口魚目、圓口綱、花鱗魚亞綱和盔甲魚亞綱,共18科61屬82種,並附有94張化石照片及插圖。每個屬、種均有鑑別特徵、產地與層位。在科級以上的階元中並有概述,對該階元當前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等做了綜述。在大多數階元的記述之後有一評註,為編者在編寫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或編者對該階元新認識的闡述。

本書是我國凡涉及地學、生物學、考古學、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博物館的專業人員及業餘古生物愛好者的基礎參考書,也可為科普創作提供必要的基礎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朱敏(1965年~),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主任,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1984年獲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地層專業學士學位,1987年獲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古生物地層專業碩士學位,1990年獲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動物學博士學位。

古脊椎動物4.jpg

先後在中國地質博物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朱敏主要從事早期脊椎動物起源、演化及相關生物地層學、古動物地理學研究。在不斷發現新化石的基礎上,對古生代魚類各大主要門類都作了深入研究,在古生物學這一基礎研究領域多次發表有重要影響的成果,包括Nature雜誌上發表的8篇論文,在國際上贏得了較高知名度。

近年來,帶領課題組重點開展了對「硬骨魚類起源與早期演化」和「四足動物起源」兩大研究方向的探索,一系列研究進展與突破使我國早期脊椎動物學的研究工作繼續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重點。

目錄 · · · · · ·

古脊椎動物5.jpg

總序i

本冊前言ix

本冊涉及的機構名稱及縮寫xiii

脊椎動物總論1

一、生命之樹2

二、脊索動物4

中國古脊椎動物志 (共12冊),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古脊椎動物志 第二卷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第八冊(總第十二冊)中生代爬行類和鳥類足跡》,《中國古脊椎動物志 第三卷 基幹下孔類 哺乳類 第三冊(總第十六冊) 勞亞食蟲類 原真獸類 翼手類 真魁獸類》。

《中國古脊椎動物志(第2卷):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第5冊)(總第九期)鳥臀類恐龍》,《中國古脊椎動物志(第三卷)·基幹下孔類 哺乳類(第二冊)(總第十五冊):原始哺乳類》,《中國古脊椎動物志 第三卷 基幹下孔類 哺乳類 第五冊(上)(總第十八冊上)齧型類II:齧齒目I》 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