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马其顿王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马其顿王国(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腊西北部的王国。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1]

其史上最辉煌时期,即为亚历山大大帝开创的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帝国)。

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2]

古马其顿语

古马其顿语是古马其顿的语言,在公元前1000年的马其顿王国被通用,属于印欧语系。

古马其顿语在西元前4世纪逐渐被希腊化时代的通用希腊语边缘化并取代。

现存的铭文显示古马其顿除了希腊文之外没有其他的书写文字。

为希腊世界的代表

马其顿位于古典希腊世界的边陲地区,对于居住在爱琴海地区古典文明的希腊人来说,位于半岛北方的马其顿人是未开化的蛮族。他们没有希腊世界丰盛的政治、艺术、哲学和知识文化发展,而且有游牧民族的特质,像部落多于一个有系统的国家。[3]

亚历山大大帝

除了他在世时的丰功伟业外,也同时改变历史发展轨迹,开启了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c Period)。[4]

亚历山大大帝是古马其顿王国(Kingdom of Macedonia)的国王。[5]

马其顿(Macedonia)跟希腊有很深关连,马其顿后来能够成为希腊世界的代表,这跟亚历山大大帝他的父亲腓力二世国王有著直接的关系。

腓力二世国王

腓力二世在马其顿历史上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样是个伟大的国王。[6]

腓力二世对他的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让马其顿强盛起来,并积极的发张经济,不断地改革创新,努力的发展军事。在他的统治时期,当时实力比较强的雅典(Athens)、斯巴达(Sparta)和底比斯(Theban)等等的希腊城在经历过长年争斗后陆续衰落。

腓力二世在军力强大后,趁著希腊处于城邦战争之际南下侵略希腊的城邦,孤立了斯巴达,成功统一了希腊世界,马其顿王国是希腊的终结者。[7]

腓力二世为其子亚历山大大东征波斯奠下了重要的基础。[8]

马其顿王国历史

马其顿王国的历史不是始于腓力二世,也不是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结束。

事实上,亚历山大大帝在历史上被称为亚历山大三世,在他之前,已经存在两个同样名字的祖先。[9]

希腊人认为马其顿是蛮荒之地

古希腊人认为马其顿是蛮荒之地,所以对其并不重视,而且也不完全客观。

例如,在荷马史诗中远征特洛伊的希腊联军中,并没有提及有马其顿人的存在。

然而,由于位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半岛的要冲位置,所以马其顿早已是巴尔干人与希腊人交流的必经之地。

这片土地虽然没有出现过伟大的艺术家、哲学家或是政治家,但因为土壤肥沃,因此有为数不少的坚壮农民和骑手,而且还有大片森林,其出产的木材便是雅典著名的海军建造战舰的原材料。

大量资源

马其顿地区有著大量资源,吸引外来人口在此定居。

第一批在这里定居的人便是马其顿人,他们原是放羊的游牧民族。

他们把首都称为艾加伊(Aegae),就是“羊群的地方”的意思。

古马其顿人民族性粗犷,他们喜爱打猎和举行宴会。在宴会上他们喜欢喝非稀释的酒,这跟古希腊人的传统大相径庭,所以他们古希腊人看不起。

荷马史诗未提及过马其顿

在荷马时代(Homeric Age)的历史文献中未有提及过马其顿。[10]

马其顿第一次被提起是在西元前八世纪末叶,古希腊诗人海希奥德(Hesiod)的著作《女人目录》(Catalogue of Women)中曾提到一个名叫“马其顿”(Macedon)的人,他被认为是马其顿人的祖先。

后来在西元前五世纪,历史之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他的著作《历史》(Histories)中提到,有些希腊人(Hellenes)在班都斯山脉(Pindus Mountains)一带定居,然后称那个地方为“马其顿”(Macedonia)。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的巨著《历史》提到,在西元五世纪爆发的波希战争中,波斯人的军队有著马其顿人的身影。当时马其顿臣服于波斯之下,国王为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 King of Macedonia)。亚历山大一世的祖先是马其顿王国开国君主佩尔狄卡斯一世(Perdiccas I),传说他是希腊神祇宙斯和海格力斯的后代。也即是说,希罗多德认为马其顿人是希腊人的一支。[11]

阿吉德王朝


统治马其顿王国的是阿吉德王朝(Argead Dynasty)。

马其顿人的祖辈主要居住在哈利亚科门谷地(Haliacomon Valley),这些山地原住民由于外来的压力向南迁居到下马其顿平原西南的佩里亚(Pieria)丘陵,逐渐被统称为Macedones马其顿人,并分化、重组为许多个独立的部落,其中包括了一支由阿吉阿斯的子嗣领导的部落,被称为阿吉德马其顿人。[12]

事实上,阿吉德并非单一家族,更像是一个马其顿部落的名称。他们在西元前四世纪才开始以古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但在平民和军队中,古马其顿语的使用仍然非常普遍。

因其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最后成为了希腊文化的传播者。

当时的古希腊人,确实不认同马其顿人是希腊世界的一部份,因为在历史、语言、传统、文化和军事上,彼此的分野实在太大了。

继承荷马时代的君主制

马其顿继承了荷马时代的希腊国家君主制度。国家是由无数个部落组成,每个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王”。这些“王”之中最强大的“王”,凭著一定的军事实力,便会成为国家的首领。[13]

荷马时代的统治者会声称自己的祖先是神祇的后代,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马其顿也不例外。

能有效统治国家,需要的是国王的领导才能,因为他们需要主持宗教仪式、化解各部落之间的纷争和领导军队抵御外敌等等。马其顿的国王,似乎在这些范畴上都处理得很成功。根据《女人目录》中的记载,马其顿人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于他们擅长骑术,能灵活地在马上作战。

马其顿的崛起

西元前五世纪时,马其顿第一位国王佩尔狄卡斯一世带著人民在马其顿定居,建立首都艾加伊。后来,马其顿王国先后征服皮奥尼亚人(Paeonians)和色雷斯人(Thracians),成为了北爱琴地区的主要强权。[14]

在马其顿王国前期有三位君主他们成功巩固了马其顿王国的根基。

第一位是亚历山大一世(498—454 BCE)。在他统治时期,波斯入侵希腊,但他很聪明地让马其顿两边都不开罪,为国家在波希战争中谋取最大利益。表面上,马其顿臣服于波斯帝国,但实际上却向希腊人通风报信。有些文献更提及亚历山大一世曾只身前往希腊阵营,向希腊人解释了波斯军队的进攻计划。后来,波斯在战争中失败,亚历山大一世便顺势向东扩张,夺取了大量金银和木材等战利品。

另外两位分别是佩尔狄卡斯二世(Perdiccas I,454—413 BCE)和阿奇拉一世(Archelaus I,413—399 BCE)。他们在被称为希腊世界大战的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中,同时与彼此敌对的雅典、斯巴达和哈尔基斯人(Chalcidians)建立同盟关系,并在希腊诸城邦彼此混战时,扩充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和运输设施,建立极具影响力的爱琴地区军事实力。

腓力二世:一个卓越的军事家

阿奇拉一世死后,马其顿陷入了混乱状态。在西元前四世纪前期的四十年间,马其顿王位更迭了五次,其中有三位国王死于刺客之手。

直至腓力二世(359—336 BCE)继承王位,在国王腓力二世统治下逐渐展现优势。强悍的腓力二世先打败了伊利里亚人,为其兄报了血海深仇,然后便把势力一举扩张到色萨利(Thessaly)和色雷斯等地区。此时经历过伯罗奔尼撒战争而元气大伤的希腊诸城邦,对腓力二世的扩张态势起了警剔之心。不久后,希腊强权雅典与马其顿王国关系日益恶劣。[15]

西元前340年,正式宣战。腓力二世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喀罗尼亚战役中打败了雅典与底比斯联军的希腊主力重装甲步兵(Hoplites)被彻底击溃。

腓力二世确立了马其顿在希腊的霸权后,便将他的目光放在东方的波斯帝国身上,并作出一连串的准备。可惜天不从人愿,

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336—323 BCE))继承。[16]

亚历山大“大帝”

作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亚历山大三世带领希腊(马其顿)军队东征。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先征服了波斯帝国,并持续向东推进远至印度边界。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在小亚细亚的格拉尼库斯河战役(Granicus)首次展开会战,马其顿军大胜,不到半年即占领小亚细亚。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率军在今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Issus)大败大流士三世亲率的10万多波斯军,俘虏了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大流士三世向东溃逃。[17]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叙利亚、腓尼基各城市。次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尼罗河口建筑了一座新城叫做亚历山大里亚(亚历山卓)。

公元前331年春季又离开埃及,继续东征。渡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十月间在高加米拉战役又与大流土三世军队发生战争。又被亚历山大击败,大流士三世又东逃。亚历山大继续前入巴比伦城,取得美索不达米亚。

以后三年间亚历山大又镇压了波斯东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杀,波斯灭亡。

公元前327年又进兵印度。亚历山大大军于前330年从里海南岸东进,经过帕提亚,在前329年—前327年征服巴克特里亚和马尔吉安娜,并趁机挥师东进印度,战败印度反抗者,征服旁遮普,拟沿著恒河继续东征。

虽然亚历山大三世有意继续向东挺进,但他的军队却因长年征战而感到厌倦,只好班师回国,但却在巴比伦(Babylon)因病逝世,死时才32岁,其丰功伟业使他得到了“大帝”的称号。[18]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广至两亿平方英里,但帝国在他死后却迅速瓦解。他的部将们互相争夺帝国的继承权,导致了继业者战争爆发。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国被瓜分为数个继业者国家,彼此的战争还持续了二十年之久。

大帝之后的马其顿

虽然亚历山大帝国已经崩解,但马其顿王国仍是希腊人的心脏地区。

亚历山大大帝出征前任命的摄政王安提帕特(Antipater)及其子卡山德(Cassander)统治期间,马其顿王国尚算稳定。

西元前297年,马其顿王国进入混乱时期,安提柯二世(Antigonus II,277—239 BCE)结束了混乱,打败了入侵的高卢人,建立了统治马其顿王国的安提柯王朝(Antigonid Dynasty)。

马其顿王国存在直至西元前168年。最后两位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Philip V,221—179 BCE)和其子珀尔修斯(Perseus,179—168 BCE)面对著西方愈来愈强大的罗马共和国,灭亡的命运似乎已无法改变。

马其顿战争

马其顿与罗马之间爆发了四次战争,称为马其顿战争(Macedonian Wars)。

第一次发生在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The Second Punic War)期间,腓力五世虽然从罗马手中获得了一点利益,但却埋下了灭亡的种子。他被这次胜利冲昏了头脑,好战的他不久后便发动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这次他就没那么幸运了,马其顿军队于西元197年在库诺斯克法莱(Cynoscephalae)中被打败,战后马其顿失去了本国以外的所有领土。

腓力五世死后,珀尔修斯继位。他欲重建马其顿的影响力,但在西元前168年发生的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在彼得那(Pydna)被彻底击败。他战后被俘虏到罗马,留下的马其顿王国则分裂为四个各自为政的共和国。

四年后,一名希腊人安德里斯库斯(Andriscus)自称为珀尔修斯的儿子,要为马其顿王国复国,于是与罗马展开了第四次马其顿战争,但这也是最后一次。

西元前168年,安德里斯库斯的军队战败,马其顿本土亡于罗马,至前146年,罗马占领希腊全境,标志著马其顿王国的彻底瓦解和希腊化时代的结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