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精神財富才可以真正依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只有精神財富才可以真正依賴,而擁有了財富後,也應該學會合理地分配使用,一味享用財富,福報總有耗盡的一天;一味積蓄財富,財富也未必真正屬於我,終有失去的一天。而用淨財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財富才會真正屬於自己。布施,可以說是在自己的內心播下了一顆善的種子,也為當下人生和未來解脫積累了資糧
原文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學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對世間一切名利和物質財富的追求,這樣才能六根清淨地去修行。我認為那些是學佛修行的障礙,和學佛是對立的,所以不應該去追求。
學習法義後,我明白了學佛並不意味着要完全捨棄財富,不能追求財富。佛法說的放下,是要放下對財富的貪著之心。對於我這樣剛開始修學佛法,還沒有具備堅固正見和強大定力的人來說,金錢的誘惑非常大,可能會引發無始以來強大的貪嗔痴力量,難以抵擋。
而一旦放任自己的欲望去貪著財富,如果得不到,就會心生嗔恨,為之痛苦。如果採用取非法手段,即使求得財富,終將要承擔嚴重的後果。但如果符合法律與戒律的雙重規範,用正當的手段去謀取財富,並且沒有貪著之心,這和佛教修行並不是對立的。學佛不是不可以追求財富,關鍵在於自己的發心。
同時我也知道了,人生際遇遵循着三世因果的規律,包括每個人擁有的財富,也有着它的因緣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種下的業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以及各種客觀因素。
回頭想想,生活中的確有些人出生在優越的環境中,不愁吃穿,而有些人卻要為生計終日奔波、忙碌,甚至露宿街頭,吃不飽、穿不暖。出生在富裕環境的人,也是他們往昔種下的善因使然,並非命運的刻意垂青。這樣的差異,也讓我更加相信因果和輪迴的力量。了解這樣的規律後,就不再抱怨自己的命運,覺得生活環境不如別人。
回想自己和財富的關係,我成長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生勤勞工作的工人,家庭條件雖不富裕,但也可以吃好穿暖。這一切都然要感謝父母,是他們辛苦勞動了大半輩子,才讓我擁有這樣的成長環境。而父母這一代人,由於過去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優越,家庭兄弟姐妹也較多,年輕時生活比較艱苦。雖然現在生活條件有所改善,父母仍習慣非常勤儉節約地過日子。所以我也從小養成比較節儉的習慣,很少任意揮霍,甚至對自己有些;摳門。父母存錢,我也跟着存錢。因為擔心生活中的各種無常變故,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以為這樣可以給自己安全感。
而最近我會想,假如存摺里的數字多上很多個零,也就是說我擁有了很多錢,自己會不會快樂?沒有經過思考,答案馬上就從腦海中跳出:我不會。即使擁有了很多的財富,我仍然會很迷茫,也不知道怎樣使用這些錢財才可以讓自己快樂。存摺上積累的只是一串數字,並不會使自己快樂。
我又想,假如真的存摺上一分錢也沒有了,我會不會就活不下去了,不快樂了?答案也是否定的。幸福和快樂不在於外在物質,而在於自己有着一顆怎麼樣的心。如果擁有快樂、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擁有健康的身體,我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再去努力創造財富、收穫果實。
就像法師在《佛教怎麼看世界》里說的:;幸福人生關鍵的是心靈健康,其次是身體健康,第三才是財富。沒有良好的心態和身體,是無法真正擁有財富的。
而擁有了財富後,也應該學會合理地分配使用,一味享用財富,福報總有耗盡的一天;一味積蓄財富,財富也未必真正屬於我,終有失去的一天。而用淨財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財富才會真正屬於自己。布施,可以說是在自己的內心播下了一顆善的種子,也為當下人生和未來解脫積累了資糧。
過去覺得人應當先追求物質財富,在物質上感到滿足的情況下,再去追求精神財富。可是對物質的需求和欲望是永遠填不滿的,這些外在的東西也不是永恆的。
通過學習,我明白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後,就應該追求精神財富。只有精神財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賴的,是植根於內心,不會被外界干擾的。而佛法是最高的精神財富。在往後的人生中,我會把修學佛法當做人生的首要;儲蓄,用心耕作自己的福田,培養善念,提升生命品質。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里,布施世財、法財,使自己和更多人受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