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無怨無悔(王軼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只求無怨無悔》是中國當代作家王軼智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只求無怨無悔
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們的暑假三下鄉活動已進入尾聲。短短十幾天,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擁有不同的盛夏回憶,或悲傷、或感動、或喜悅……今天,綠耀華夏社會實踐隊的調研組組長陳奮分享她的難忘的八月盛夏記憶。
受訪人:陳奮,來自嶺南師範學院數計院的統計專業,擔任副班長,現為綠耀華夏社會實踐隊調研組組長。
陳奮,暱稱奮哥、大奮。人如其名,勤奮是她的代名詞,奮勉是她的通行證,面對生活、工作中的任何事情,她永遠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勤勉發奮。在半個小時的採訪過程中,她言語幽默,字裡行間無不體現她對調研組工作的熱愛以及對組員的關心。
三下鄉初始,作為調研組的組長,陳奮身擔重任,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她通過網絡、報紙、文獻等多種多樣的途徑查閱大量有關於官渡鎮的資料,和隊員進行多次溝通商量,最終確立「環保」這個調研主題。在調研的過程中,「累並快樂着」成為調研組組員們的口頭禪。由於天氣偶爾耍點小脾氣,暴雨和烈日在一天中交替上演,調研組的組員對此猝不及防,給調研活動帶來很大的阻礙和挑戰。另外,調研的地方過於偏僻,路途遙遠,道路崎嶇,組員們只能步行前往,於是,每天步行10多公里,歷時7個多小時成為家常便飯,農莊、垃圾場、水泥場、工廠……都留下他們調研的足跡,每位組員都不同程度上的曬傷、曬黑。每天回來時,調研組的成員們身心疲憊,但是,依然選擇咬牙堅持。
隨着時間的推移,調研經驗的豐富,大家越來越得心應手,慢慢地學會苦中作樂,開始享受這份工作帶來的快樂。「團結就是力量!」是調研組秉持的工作宗旨,組員內部分工明確、群策群力、互相幫助。路途雖遙遠,但一路笑聲相隨,何不為一種快樂。每次調研回校,其他組員們會上前給予擁抱,對調研組的組員道聲:「辛苦了。」話語簡短,卻有道不盡的感動,剎那間,覺得自己一整天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次是15號那天,滂沱大雨將所有的調研組成員淋成了落湯雞,邁着沉重的步伐,拖着濕漉漉的身體回校,迎接大家的是熱烘烘的薑湯,暖身暖胃更暖心,切身感受到集體給予的溫暖與快樂。
「鄉」約盛夏,認識了一群同甘共苦的夥伴。身為調研組的組長,陳奮堅持每天開小組會議,集體分享、討論一天的所得所感。她認為,人是需要社交的、需要溝通的,在開會中解決成員之間存在的問題,更多的是促進成員間的感情,讓調研組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主體,獲得歸屬感。「三下鄉,並不是我希望得到什麼,而是能給予什麼。」她希望在10幾天的時間裡,能夠教會組員們去用心留意身邊的大小事物,學會數據統計與分析等等技能。
作為調研組長的同時,她還是一位教軍體拳的小老師。每天下午,陳奮都會及時趕回學校,立刻投入到教學中,嚴格糾正學生們的軍體拳動作,嚴厲同時不失溫和,和學生們打成一遍,深受學生喜愛。
初、中、終,每一步都是成長,每一步都是蛻變。不論結果,只求無怨無悔。
作者簡介
王軼智,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