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一個名詞,屬於特定的專用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導致未來期間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由此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差異稱作「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未來期間轉回時會減少轉回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減少未來期間的應繳所得稅。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當期,應當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產生原因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一般產生於以下情況:
(一)資產的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
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時,從經濟含義來看,資產在未來期間產生的經濟利益少,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多,則就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企業在未來期間可以減少應納稅所得額並減少應繳所得稅,符合有關條件時,應當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如,一項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00萬元,計稅基礎為260萬元,則企業在未來期間就該項資產可以在其自身取得經濟利益的基礎上多扣除 60萬元。從整體上來看,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會減少,應繳所得稅也會減少,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符合確認條件時,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負債的賬面價值大於其計稅基礎
當負債的賬面價值大於其計稅基礎時,負債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實質上是稅法規定就該項負債可以在未來期間稅前扣除的金額。即:負債產生的暫時性差異=賬面價值-計稅基礎=賬面價值-(賬面價值-未來期間計稅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未來期間計稅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
一項負債的賬面價值大於其計稅基礎,意味着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與該項負債相關的全部或部分支出可以從未來應稅經濟利益中扣除,減少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繳所得稅。
例如,企業對將發生的產品保修費用在銷售當期確認預計負債200 萬元,但稅法規定有關費用支出只有在實際發生時才能夠稅前扣除,其計稅基礎為0;企業確認預計負債的當期相關費用不允許稅前扣除,但在以後期間有關費用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使得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繳所得稅減少,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符合有關確認條件時,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會計處理
[例]:可 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會計處理。甲公司2006年12月20日購置了一台設備,價值為52萬元(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在考慮相關因素的基礎上,公司預計該設備 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淨殘值為2萬元,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該公司2007年至2011年每年扣除折舊額前的稅前利潤為110萬元,所得稅率為 33%,該項會計政策與稅法要求相符。2009年12月31日,公司在進行檢查時發現該設備發生減值,可收回金額為10萬元。假設整個過程不考慮其他相關 稅費,該設備在2009年12月31日以前沒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重新預計淨殘值仍為2萬元,預計使用壽命沒有發生變更。為簡化計算過程,假定按年度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