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三顆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三顆針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台灣三顆針,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台灣小檗BerberiskawakamiiHayata的根或葉。分布於台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之功效。用於濕熱腹瀉,痢疾,口瘡,瘡瘍腫毒。葉並有解熱作用。[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台灣三顆針
漢語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
別名:川上氏小檗、黑實檗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清熱燥濕,瀉火
主治:用於濕熱腹瀉,痢疾,口瘡,瘡瘍腫毒。葉並有解熱作用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台灣三顆針

拼音名:Tái Wān Sān Kē Zhēn

別名: 川上氏小檗、黑實檗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台灣小檗的根或葉。

採收和儲藏

秋季采根,除去鬚根,洗淨,切段,曬乾。春、夏采葉,洗淨,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500-3500m的山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國的台灣

原形態

台灣小檗,常綠灌木,高1-2m。莖直立,多分枝,枝條淺黃色,有深槽及疣狀突起,刺3分叉,長1-3cm。葉數片簇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通常長3-3.5(-6)cm,寬1-2.7cm,先端刺尖,基部楔形,邊緣有4-7個刺狀細鋸齒,刺長1-2mm,齒鋸3-6mm,兩面網脈開展。花10-15朵簇生於葉脈,花梗長5-12mm;萼片6,排成2燁,均為披針形,先端漸尖;花瓣6,矩圓形,長4.5mm,先端微凹,基部有1對腺體;雄蕊6,花葯截形;子房上位,內含胚珠2-3個。漿果長圓形或近圓形,長約6mm,直徑4.5mm,有宿存花柱,果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性狀

  • 性狀鑑別,根圓柱形,有分枝,稍扭曲,直徑0.2-1.3cm。表面灰棕色,較粗糙,具明顯縱皺紋。質硬略脆,較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橫切面可見明顯的放射狀射線,皮部較窄,棕色或棕黃色,木部占大部分,黃色。氣微,味苦。
  • 顯微鑑別,根橫切面;類圓形,邊緣常有2至多個凹陷。木栓細胞數得天獨厚,壁微木化。皮層5-6列薄壁細胞,與韌皮部的界取不甚明顯。皮層和韌皮部散有黃色的纖維及石細胞,單個或數個成束,纖維束纖維數可達10餘個,主要存在於凹陷處內側。韌皮射線細胞含草酸鈣方晶,近形成層入尤多。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占大部分,細胞壁均木化;木射線寬1-11列細胞,偶含草酸鈣方晶。木射線及木薄壁細胞含大量澱粉粒。

粉末特徵:棕黃色。1.韌皮纖維黃色,多梭形,末端稍鈍圓,直徑12-52μm,長113-296μm,壁厚,木化,孔溝明顯,部分呈石細胞狀。2.木纖維多碎斷,直徑18-29μm,壁較薄,斜紋孔明顯。3.石細胞黃色,類方形、類圓形及類長方形,直徑24-62μm,壁厚,孔溝明顯。4.草酸鈣方晶方形及長方形,直徑24-27μm,多存在韌皮射線細胞中。5.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2-72μm。6.木栓細胞多角形,壁微木化。

化學成分

根含小檗鹼(berberine),掌葉防已鹼(palmatine),藥根鹼(jatrorrhizine)小檗胺(berbamine),異粉防已鹼(isotetrandrine)及木蘭花鹼(magnoflorine)。

鑑別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粉末少許於載玻片上,滴加5%鹽酸1滴,加蓋玻片,放置片刻,鏡檢,可見大量黃色針狀、針簇狀及杆狀結晶析出。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主濕熱腹瀉;痢疾;口瘡;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台灣三顆針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台灣三顆針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