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庆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没有前往其他条目的内部链接,未能构筑百科全书的链接网络。 (2019年9月2日)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9月2日) |
史庆轩 | |
---|---|
出生 |
山东 菏泽 | 1963年4月1日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院长 |
史庆轩,男,汉族,1963 年4 月生,山东人,工学博士,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试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为《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等20 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审稿人和编委。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主持完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和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 项,参与编制地方和国家行业规范3 部,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骨干成员。近年来,曾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奖、陕西省师德标兵、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 项、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2 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建设工作。培养和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共70 余人,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 篇,出版教材和编著9 部。
简介
史庆轩,男,汉族,1963 年4 月生,山东人,工学博士,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试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为《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等20 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审稿人和编委。
研究方向
(1)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2)工程结构抗震和隔震减震
(3)高层建筑结构
(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
(5)工程结构诊断与加固改造
主讲课程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2)混凝土结构设计
(3)砌体结构
(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5)工程结构抗震
教材专著
(1)史庆轩,梁兴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47.8万字,2012.
(2)梁兴文,史庆轩.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5万字,2011.
(3)梁兴文,史庆轩. 混凝土结构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9.5万字,2011.
(4)主编. 《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56:201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5)参编.《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CECS 347:201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6)参编.《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73:201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学术论文
(1)期刊论文
[1]史庆轩*,王南,田园,王朋,李坤.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J]. 建
筑结构学报,第34卷,第4期,144-151页,2013.
[2]王秋维,史庆轩*,姜维山,张兴虎,侯炜,田园. 新型截面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
筑结构学报,第34卷,第11期,123-129页,2013.
[3]杨坤, 史庆轩*, 赵均海,姜维山,孟和.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第
46 卷,第1 期,34-41 页,2013.
[4]Jinjie Men, Qingxuan Shi*. ISCS method for th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vertically
irregula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Volume
22,Issue 11,pp887-902,2013.
[5]史庆轩*,王朋,李坤,王南,田建勃. 加载制度对新型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影响[J]. 工程力
学,第31卷,第3期,152-159页,2014.
[6]史庆轩*,王朋,王秋维. 钢筋混凝土柱剪切粘结破坏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力学, 第30卷,第11期,
136-142页,2013.
[7]侯 炜,史庆轩*,刘 阳. 斜向加载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第30卷,
第12期,213-219页,2013.
[8]杨坤*,史庆轩,赵均海,郭亚妮.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抗轴压性能[J]. 工业建筑,第43
卷,第2期,9-13页,2013.
[9]李坤*,史庆轩.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性能指标限值研究[J]. 工业建筑,第43卷,第2期,24-28页,2013.
[10]杨坤,史庆轩*,赵均海. 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柱的塑性铰长度[J]. 工程力学,第30卷,第2期,
254-259页,2013.
[11]史庆轩*,王南,王秋维,门进杰.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关系研究[J]. 工程力学,
第30卷,第5期,131-137页,2013.
[12]史庆轩*,王斌,王朋,王南,田建勃. 双轴加载下RC带翼缘剪力墙抗震性能对比分析[J]. 福州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报),第41卷,第4期,712-716页,2013.
[13]候炜,史庆轩*. 不同地震作用方向下混凝土核心筒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抗震性能评估[J]. 振动与
冲击,第32卷,第14期,116-121页,2013.
[14]候炜,史庆轩*,郭子雄. 不同参数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研究[J]. 工程力学, 第30卷, 第10期,
77-85页,2013.
[15]郭智峰,门进杰*,史庆轩,王秋维,李坤.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力学性能初探[J]. 土木工
程学报,第46卷,增刊,101-105页,2013.
[16]李坤,史庆轩*,郭智峰,历英强,王南.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受力层间位移计算及探讨[J]. 土
木工程学报,第46卷,增刊,86-92页,2013.
[17]史庆轩*,王朋,王秋维. 桁架-拱模型用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分析[J]. 土木建筑与环
境工程,第35卷,第4期,7-12页,2013.
[18]史庆轩*,王朋,王秋维,卢亚北. 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建筑,第43卷,
第10期,134-139页,2013.
[19]史庆轩*, 李博宇. 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对比分析[J]. 工业建筑,第43卷,第9期,77-82页,2013.
[20]王峥*,史庆轩.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J].工业建筑,第43卷,第7期,105-109页,
2013.
[21]李坤,史庆轩*,王朋,王南,王秋维.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反应能量分析. 振动与冲
击,第32 卷,2014 .
[22]史庆轩*,李坤,田建勃,王朋.钢筋混凝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层间耗能分布研究.工程力学,已录
用,2014.
[23]门进杰*,李慧娟,史庆轩,贺志坚,王顺礼,周琦. 某板式住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研
究[J]. 结构工程师,第29卷,第3期,1-10页,2013.
[24]惠宽堂,王南*,史庆轩. 碳纤维约束与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对比[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第35卷,第4期,32-37页,2013.
[25]史庆轩*, 杨文星, 王秋维,田园,张兴虎,姜维山. 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第33卷,第9期,49-58页,2012.
[26]史庆轩*, 杨坤, 刘维亚等.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工程力学,第29
卷,第3 期,141-149页,2012.
[27] 杨文星, 史庆轩*, 张成中. 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第44卷,第2期,198-203页,2012.
[28]王秋维*, 史庆轩, 唐六九. 新型型钢混凝土柱的数值模拟及轴压比限值研究. 工业建筑,第42卷,
第7期,128-133页,2012.
[29]门进杰*, 史庆轩, 周琦.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节点研究进展. 结构工程师,第28卷,第1期,
153-158页,2012.
[30]张欣颖, 史庆轩*. 闭口截面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纵向剪切粘结承载力研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8
卷,第2期,52-54页,2012.
[31]白力更*, 史庆轩, 姜维山,冯永伟,李宁. 桁架-拱模型计算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剪切承载能力. 工
业建筑,第42卷,第11期,68-74 页,2012.
[32] 赵群昌*, 史庆轩, 王秋维. 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研究. 建筑科学,第28卷,第5
期,71-75页,2012.
[33]Qingxuan Shi*, Yuan Tian and Nan Wang. Comparison Study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nfined by
Normal- and High-Strength Lateral Ties.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1, 4(8-10): 2686-2691.
[34]王秋维*, 史庆轩, 姜维山. 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二阶效应分析. 力学与实践,第33卷,第3期,
34-41页,2011.
[35]王秋维, 史庆轩*, 侯炜,田园. 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抗震性能评估. 世界地震
工程,第27卷,第1期,34-40页,2011.
[36]王秋维*, 史庆轩, 辛高伟. 基于Pushover 方法的中小学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灾害学,第26卷,
第2期,86-90页,2011.
[37]王秋维*, 史庆轩, 梁春霞. SRC 框架结构基于需求能力系数法的抗震性能评估.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
报,第28卷,第3 期,289-293页,2011.
[38] 门进杰, 史庆轩*. 竖向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 振动与冲击,第30
卷,第6期,114-119页,2011.
[39]史庆轩*,侯炜,田园, 王秋维.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性态水平及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
动,第31卷,第6期,88-95页,2011.
[40]史庆轩*,王社良,苏三庆,王秋维,朱军强.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的拟动力试验研究. 土
木工程学报,第44卷,第7期,1-9页,2011.
[41]史庆轩*,侯炜,刘飞,郭栋.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第32卷,第10期,
119-129页,2011.
[42]史庆轩*,杨坤, 白力更等.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第44卷,
第12期,9-17页,2011.
[43]刘派,史庆轩*,孙冲.我国中小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指标量化.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第9
卷,第2期,7-10页,2011.
2)会议论文
[44]Qingxuan Shi*, Nan Wang, Peng Wang, Zhifeng Guo. Study of high-strength lateral ties stress of
high-strength confined concrete[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671-671: pp1958-1962, 2013,
Kunming,China
[45]Qingxuan Shi*, Jianbo Tian, Kun Li, Zhifeng Guo. Research statu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coupling beam[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671-671: pp1315-1318,
2013, Kunming,China
[46]Kun Li, Qingxuan Shi*, Zhifeng Guo. Analysis on seismic energy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core wall[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671-671: pp1329-1334, 2013, Kunming,China
[47]王秋维*, 史庆轩, 王朋. 不同含钢形式型钢混凝土柱截面设计方法研究. 全国第十二届混凝土结构
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2.9-11,70-75 页,浙江宁波
[48] 门进杰*, 史庆轩, 邓明科等. 某点式住宅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全国第十二届混凝土结构
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2.9-11,70-75 页,浙江宁波
[49] Wenxing Yang*, Qingxuan Shi and Huixiang Sun.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 Strength RC Column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Vols.166-169,pp919-926,2012,Xi'an,China
[50]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Liujiu Tang. Research on quantified performance index for SRC
frame structur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368-373, pp3353-3356, 2012, Xi'an, China
[51]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Peng Wang.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earch on story drift limit for
SRC composite structure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Vols.275-277,pp1123-1126,2012,Xi'an,
China
[52] Jinjie Men*, Qingxuan Shi and Qi Zhou. Inter-story capacity spectrum for the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design of vertically irregular RC frame structures I: Method.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517, pp745-748, 2012, Hong Kong, China
[53] Jinjie Men*, Qingxuan Shi and Qi Zhou. Inter-story capacity spectrum for the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design of vertically irregular RC frame structures II: Example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517, pp749-754, 2012, Hong Kong, China
[54] Jinjie Men*, Zhifeng Guo and Qingxuan Shi. Research on behavior of composite joi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and steel.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166-169, pp815-818, 2012, Xi'an, China
[55] Jinjie Men*, Qingxuan Shi and Qi Zhou.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connections in composite frames
consisting of RC column and steel bea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368-373, pp 568-572, 2012,
Xi'an, China
[56] QingXuan Shi*, Qiuwei Wang and Kun Yang. Displacement Based Seismic Evalu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163-167,pp1063-1067,2011,Guangzhou, China
[57] Qingxuan Shi*, Yuan Tian and Wei Hou. Experimental Study of Shear Strength for High-Strength
Concrete Beams with High-Strength Stirrup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163-167, pp972-976,
2011, Guangzhou, China
[58] Kun Yang*, Qingxuan Shi and He Meng.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Limits of HSC Columns Confined
with High-Strength Stirrup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163-167, pp1024-1028, 2011,
Guangzhou, China
[59] Kun Li*, Qingxuan Shi. Nonlinear Analysis of RC Core Walls Based on Three-Vertical-Line-Element
Mode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255-260, pp1959-1963, 2011, Guangzhou, China
[60] Wei Hou*, Qingxuan Shi and Zhilin Ma. Seismic Behavior Analysis on RC Core Wall Based on Fiber
Mode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163-167, pp1068-1073, 2011, Guangzhou, China
[61]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Jinjie Men.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RC Frames Based
on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163-167, pp4331-4335, 2011,
Guangzhou, China
[62]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Liujiu Tang.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SRC frame
structur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255-260, pp2421-2425, 2011, Guangzhou, China
相关视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史庆轩主讲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