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国:三八三 羊祜上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羊祜上书伐东吴 |
史说三国:三八三 羊祜上书八月二十一日,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何曾为太傅,陈骞为大司马,贾充为太尉,齐王司马攸为司空。
陈骞此时已七十七岁,位极人臣,但年事已高,打算急流勇退。[1]
第二年,陈骞上表要求入朝为官,不愿再镇守州郡。
司马炎同意了,命陈骞入朝。
陈骞回到京师洛阳后,屡次告病请辞,司马炎均下诏,表示国家需要其在位以察朝政,不肯让其辞官。
陈骞不服气,不去官邸办公,径直回到自己的居所,可是司马炎又命侍中请陈骞回到大司马府任事。
在连番请辞之下,司马炎终于肯让陈骞逊位,赐予等同太保、太傅的地位及相应的仪杖,以高平公身份回家,此后不须上朝,并以安车驷马送还府第。
司马炎本就对陈骞十分亲重,又因他是故老元勋,因此以重礼相待。
晋太康二年(28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陈骞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晋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武”,其子陈舆嗣爵。
陈骞下葬时,司马炎亲自临丧,望其灵柩痛哭流涕,下葬礼仪与大司马石苞相同。
十月,司马炎又任命汝阴王司马骏为征西大将军,羊祜为征南大将军,二人都设立府署,征召属员,仪节与三司相同。
羊祜在荆州经营七年之久,荆州地区社会稳定,经济长足发展,军备充分,战力提升,已远超吴国。
而吴帝孙皓奢侈无度,残暴凶狠,对将士官吏和百姓毫无体恤之心,加之全国连续三年瘟疫,死人数十万,国力日益衰微,各方矛盾突出,朝野内外怨声载道。
在军事方面,吴国最后的名将陆抗病逝,一些地方官员和将官遭到孙皓猜疑,杀的杀,逃的逃,其余将士人心惶惶,各怀心思。
羊祜认为伐吴的时机已经成熟,上书司马炎,请求讨伐吴国,这就是有名的《请伐吴疏》。
他在奏章中说:“先帝在西面平定了巴、蜀地区,在南面与东吴、会稽地区和平相处,海内几乎可以休息了。但是吴国却再次背信弃义,使边境又生事端。运数中说是由上天所授予,而功勋业绩却必须由人来成就。如果不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把敌人彻底消灭,那么兵役就没有停息的时候。平定蜀国时,天下人都认为吴国也应当一同灭亡,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谋略虽然很多,却需要独自决断。凡是凭借险阻得到保全的,是因为其势力不同,否则即使有险阻,也保不住。蜀作为一个国家,其地势并非不险,人们都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到了我军进兵之日,却不曾有藩篱的阻碍,我军乘胜席卷而下,直接兵抵成都,汉中各城,都如栖息之鸟,不敢出动。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抵抗之心,实在是其力量不足以与我抗衡。等到刘禅请求投降,各个营堡轰然离散。现在长江、淮水的险峻不如蜀之剑阁,孙皓的残暴超过了刘禅,吴人的困苦胜于巴、蜀,而大晋的兵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盛,不在此时平定统一四海,却还坚守要塞防守,使天下为远行守边而窘迫,将士们长年出征,经历盛年而至于衰老,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如果率领梁州、益州之兵,水、陆路齐下,荆、楚之兵进逼江陵,平南、豫州的军队直趋夏口,徐、扬、青、兖各路兵马在秣陵会合,这样的话,吴国依凭其一隅之地,抵挡天下之众,必然会分兵把守,所守之处,处处危急。然后,乘其空虚,从巴、汉出奇兵袭击,只要有一处被摧毁,就会引起上下震动,即使再有谋略之士也不能为吴国谋划了。吴国沿着长江建立了国家,其地从东到西有几千里,敌对的战线过于广大,所以没有安宁。孙皓放纵任性,为所欲为,常常猜忌臣下,结果使将官在朝中感到疑虑不安,兵士于原野困顿疲惫,没有保卫国家的计谋和长久的打算。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尚且考虑是否离去,到了战事临头之际,必然全有反应,终不能齐心协力以效死命,这一点,现在就已经很清楚了。吴人的习性是急而快但不能持久,他们运用弓弩戟盾等兵器不如中原地区的士兵熟练,只有水战是他们所擅长的。一旦我军进入吴境,长江天险不保,他们不得不弃船离水,上岸奔救城池,丢弃了长处而拾起短处,就不是我们的对手了。我军深入敌境,人人有献身效命的决心,而吴人牵挂后方,各自怀有离散之心,这样,我军过不了多久,克敌制胜就是必然的了。”
司马炎深为赞同,采纳了羊祜的意见。
此时,西北地区秃发树机能的叛乱势力正盛,晋朝廷众臣还在为秦州、凉州的胡人而忧虑,根本顾不上考虑讨伐吴国的事。
羊祜又上表说:“平定了吴国,胡人自然就安定了。现在当务之急,应当迅速去成就伟大的功业。”
朝中不少人都反对羊祜的意见,贾充、荀勖、冯紞尤其认为不能伐吴。
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晋武帝司马炎意见相合,赞成羊祜的计划。
羊祜叹息说:“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常占十之七八。上天赐与时机,庸人却不去获取,经历其事的人以后岂不是要扼腕长叹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