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現代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源自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是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剝奪人的主體性和感覺豐富性、整體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維方式的批判與解構,也是對西方傳統哲學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在場形而上學"等的批判與解構。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國理查德·羅蒂(1931-2007)、法國雅克·德里達(1930--2004)和讓·弗朗索瓦·利奧塔(1924-1998)。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被神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始經常使用的一個詞。起初出現於二、三十年代,用於表達"要有必要意識到思想和行動需超越啟蒙時代範疇"。後現代主義認為對給定的一個文本、表徵和符號有無限多層面的解釋可能性。這樣,字面意思和傳統解釋就要讓位給作者意圖和讀者反映。

發生歷史

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西方出現的具有反西方近現代體系哲學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論上具有反傳統傾向的哲學家在現代西方的各個哲學流派中都能找到。當代美國活躍的後現代主義者之一格里芬就說:"如果說後現代主義這一詞彙在使用時可以從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處的話, 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種廣泛的情緒,而不是一種共同的教條---即一種認為人類可以而且必須超越現代的情緒。"這樣一來,不同時期具有這種反傳統理論傾向的哲學理論流派都可歸於後現代主義,如後結構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由於後現代主義的反本質主義,根本不考慮藝術的本質,而是竭力抹殺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甚至斷言"藝術已經死亡"。

後現代主義是西方20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的一個設計活動流派,最早呈現在建築範疇,形成於美國,很快波及到歐洲及日本,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系統和理論基本,並由建築範疇擴散到其他的設計領域尤其是產業設計範疇。

依據各種描寫、爭辯的文章來看,後現代主義並沒有嚴厲的定義,其中包含了各種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觀念、流派、作風特點,似乎是一個大雜燴,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即它們都是西方工業文明發展到後產業時期的必定產物,都是對現代主義的批評和反思中發生出來的,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動或修改。 [1]

精神內涵

後現代主義的本質特徵就是對於繼承和發揚自古希臘以來的西方哲學傳統「現代主義哲學」進行全面批判。「現代主義哲學」所謂「現代主義哲學」,是指從笛卡爾開始的理性主義哲學、啟蒙運動,19世紀以康德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孔德的實證主義,20世紀的馬克斯·韋伯的哲學,薩特的存在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等。

1.用「延異」取代「邏各斯中心主義」

「邏各斯中心主義」認為語言和世界的關係有着堅實的基礎,是可靠的,即一種錯誤的「在場形而上學」。

德里達認為,人類通過語言了解現實,充其量不過是陷於概念體系的相對論者而已。我們只能在我們使用的語言範圍內「了解」現實。任何體系之中的任何名稱都暗指或依賴於該體系中不在場的其他名稱的存在(德里達稱之為「軌跡」)。語言看似能表明概念體系之間的明顯不同,但這僅是表象:概念只是在體系中暫時拖延、推開了它的同伴。意義永遠在語言鏈中永不停息地從一個詞向另一個詞滑行——「延異」(意義的延緩)

2.用橫向思維取代縱向思維

傳統形而上學為了建立某種體系,力圖從不證自明的第一原則出發演繹其他事物。這種思維方式可用「樹喻」理論來闡釋——形而上學把關於實在的知識按照等級體系的原則組織起來,如同樹的枝條最後歸功到樹根一樣,知識的分支深深根植于堅實的基礎之中。

後現橫向思維方式可以概括為「根狀莖」理論——從植物學上看來,「根狀莖」和樹的主根和鬚根不同,它是一種延長到地下的塊莖,通常水平生長,上面生長枝條,下面生長根系,還有葉子。

樹-根結構限制了與其他方面的聯繫,而「根狀莖」結構則是非等級化、非地域性,它在一種隨意的、無規則的關係中和其他根系發生聯繫。——後現代的就是要消解二元對立,提倡多元化、動態化。

3.用差異對抗理性的總體化

現代理論把理性看作知識和真理的基礎,歷史和社會被看作由中心、本質和目的支配的統一整體。

福柯站在後現代主義的立場上,認為作為啟蒙運動神話的理性,是一種統一的、總體化、極權化的理論模式,它模糊了社會領域的分化的多元的 性質。在政治上贊成一致性、同質性而壓制多元性、多樣性和個體性。 因此 ,理性是還原性的、強制性的和壓迫性的。後現代主義與此相對立 ,應高揚不可通約性、差異性和零散性、特殊性和間斷性;應該用知識形式的多樣性和微觀分析去超越總體性、總括性和強制性。

4.抵制各種宏大敘事(元敘事)

很多後現代理論堅持一種懷疑的態度,懷疑元敘事給文化實踐帶來某種合理性和權威性。

5.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的核心論點在於相對論——真理本身是相對的,它取決於判斷主體的不同立場及帶有傾向性的思維框架。

6.文本遊戲

解構主義打亂文本的結構,認為文本不過是對意義進行「隨心所欲的」描述——因為「延異」,亦即同一類概念之間半隱蔽的相互依賴性,是無窮無盡的。所以語言和文本均稱為遊戲的對象,它們只不過是意義的撒播者。

7.隱喻

該觀點認為所有的文本,不管其出發點是多麼想實事求是,都是可以被解構的修辭遊戲。

8.重寫歷史

因為後現代主義思想將所有的對象都當做文本和修辭進行分析,所以歷史也是一種敘事。大部分歷史陳述都具有文化選擇性。

後現代主義相對論並不意味着隨心所欲,所有歷史學家都有一套理論假設來支撐他們所撰寫的敘事,我們必須更加清楚這些理論假設的存在,對其持懷疑態度和相對觀點,並且更加重視他們,不能掉以輕心。

敘事不可能與過去完全對應,我們所做,不過是就過去事件進行一場辯論,我們應該儘可能保持辯論的開放性。若對此缺乏警惕,就會導致某種「官方版本」跳出來為我們展示一種真實的、最終的過去。

9.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

後現代主義者們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是屬於現代主義的思維方式,德勒澤和伽塔里提出了「精神分裂分析」來取代「精神分析」。精神分裂分析對於「欲望」和「無意識」的解釋與精神分析截然不同。精神分裂分析是後現代解放的基礎。

10.抨擊科學

後現代主義對科學的很多批判試圖證明西方經驗主義科學活動帶有內在政治特徵。科學似乎隱含着某種政治聲明或政治立場。[2]

主要人物及其基本主張

羅蒂的「後哲學文化」

理查德·羅蒂(1931-)畢業於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比較文學和哲學教授,是當今英語哲學界中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哲學與自然之鏡》[②]和《偶然、反諷與團結》[③]等一系列極具思想衝擊力的著作的問世,確立了羅蒂作為新實用主義領軍人物的地位;另一方面,由於對反本質主義和反基礎主義的本體論、相對主義真理觀、最低綱領自由主義政治觀、實用主義的女權主義和後哲學文化及政治理論的積極倡導,也使他同時成為了西方學界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重要著作包括:《哲學與自然之境》(1979)、《實用主義的後果》(1982)、《偶然、反諷與團結》(1989)、《客觀性、相對主義與真理:哲學論文第一集》(1991)、《論海德格爾及其他哲學家:哲學論文第二集》(1991)、《真理與進步:哲學論文第三集》(1998)、《立國論》(1998)和《哲學與社會希望》(2001)等。  

在《後哲學文化》中,羅蒂提出「後哲學文化觀」:啟蒙運動的先知們以哲學文化觀代替中世紀的神學文化觀,但隨着人們對本質主義和基礎主義日益增長的懷疑,哲學最終無法成為文化的核心。不論是哲學、科學還是政治,都是平權的文化,不存在「文化之王」和「文化的最後法官」,而民主先於哲學。   羅蒂還反對真理符合論,認為真理是人們相信為真的東西,認為真理只是指所有真的陳述共有的一種性質,真理沒有本質,它只是用來表示人們對事物的態度,不表示對事物的說明。因此,真理是我們最好加以相信的東西。

德里達的解構主義  

雅克·德里達,J. Jacques Derrida (1930~ )20世紀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國思想家之一,法國哲學家、解構主義的代表。他的思想在60年代以後掀起了巨大波瀾,成為歐美知識界最有爭議性的人物。德里達的理論動搖了整個傳統人文科學的基礎,也是整個後現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論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文字語言學》(1967)、《聲音與現象》(1967)《寫作與差異》(1967)、《散(sàn)播(bō)》(1972)、《哲學的邊緣》、《立場》(1972)、《人的目的》(1980)、《馬克思的幽靈》等。

他認為言說和文字是一種平等和互補的關係:文字、書寫記錄言說,是說話的記錄形式,說話是文字、書寫的補充形式,二者不可偏廢。循着對語言中心主義的顛覆、拆解,德里達一鼓作氣,直抵形而上學大廈本身,拆解中心本身的在場與不在場。   德里達不顧一切地解構,使其解構主義走向了另一極端,即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

利奧塔的知識合法化危機與元話語、中心的被放逐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後現代思潮理論家讓·弗朗索瓦·利奧塔(1924—1998)。少年時代經歷過二戰和德國納粹對法國的占領。納粹的暴行,尤其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大屠殺,成了利奧塔不斷反思的對象,也令他對黑格爾思辯敘事的前提「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產生懷疑,這成為後現代主義的來源。利奧塔的主要理論著作有《利比多經濟學》(1974),《後現代狀況:關於知識的報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共生的詞語》(1986) 等,《後現代狀況》一書,曾經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學界有關後現代主義問題的深入論爭,至今仍被認為是研究這一課題的經典著作之一。   

哈貝馬斯的現代性救助  

哈貝馬斯認為資本主義的科技和理性出現偏差的原因並不在於科技,而在於日益官僚化的行政機構以及由此而來的文化意識形態防禦系統。需要衝破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系統,擺脫思想壓制,進行自由交流,重建新型人類關係和新理性。主張後現代性是不可能的,強調交往和共識,建立「新理性」,「自己能證實一個種類為了生存必須依靠語言交往和合作的結構,理性的活動必然要依靠理性」。   哈貝馬斯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理解和獲得共識作為自己研究的重點。他的「新理性」就是一個人們通過交往、交流並對阻礙交往、交流的社會因素進行批判而達到一種具體的共識的過程。

參考來源

  1. 關於後現代主義的三個特點,新浪網,2017-12-19
  2. 後現代主義理論,豆瓣網,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