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呂忠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呂忠達,男,1963年11月出生,浙江奉化市人,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橋樑系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文名 呂忠達 出生日期 1963年11月出生 職 業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畢業院校 長安大學 籍 貫 浙江奉化市人 目錄 1 個人簡介 2 個人履歷 3 人物概況 個人簡介編輯 寧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兼,正局長級)、黨工委委員,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指揮部指揮、黨委書記 。協助負責市高等級公路建設工作。主持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指揮部全面工作。寧波工程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 個人履歷編輯 1983年7月畢業於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工程力學專業, 1983年7月~1989年10月任教於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基礎部工程力學教研室,並參與大跨徑橋樑課題的有關斜拉橋方面的理論研究,獲陝西省「七五」期間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 1989年10月~1993年11月,在寧波市政工程公司從事市政道橋工程施工,先後主持完成了苑西橋、外環路第二期、甬江大橋江北接線等工程施工。 1991年1月從上海理工大學振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現為在職博士。 1993年11月~1995年7月,在寧波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公司、寧波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監督站、寧波市市政工程建設監理公司工作,先後主持了藥行街、中山路等項目的建設及監理工作。 1989年10月~1995年7月從事寧波市市政工程道路與橋樑的建設工作; 1995年7月~2001年6月任職於寧波市興業大橋有限公司,作為業主單位總經理、總工程師組織了招寶山大橋主梁斷裂事故後的永久性處治方案制訂、局部主梁拆除、保留結構加固、主梁重建的一系列技術方案研究、制訂及實施,親自製訂了永久性處治總體方案和主梁局部拆除方案。大橋已於2001年4月底建成,2001年6月8日正式通車,社會效益顯著; 2001年6月任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橋樑系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公路橋樑學會副理事長,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總工程師。任職於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杭州灣跨海大橋為國家重點工程,作為世界第一跨海長橋,工程技術難度大、施工複雜、大橋科技含量高,將創造多項世界和全國第一,呂忠達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作為杭州跨海大橋的科技項目(交通部重點科技項目)總負責人,正在開展多面科研工作,有2項已完成項目分別獲浙江省和寧波市科技進步獎。 2008年1月任寧波市交通局副局長(兼,正局長級)、黨工委委員、寧波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指揮部指揮、黨委書記。 2011年4月任寧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兼,正局長級)、黨工委委員,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指揮部指揮、黨委書記 。 [1] 2013年5月15日任寧波工程學院校長。 人物概況編輯 2001年起,呂忠達任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總工程師期間,帶領團隊自主創新,填補我國跨海大橋建設多項空白,攻克多個世界性難題,創造多項世界第一,共獲250餘項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成果,已有6項科技項目獲得了省部級科學技術特等獎和一等獎,累計節約建設成本11億元。《杭州灣跨海大橋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專著入選國家「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   2008年初,呂忠達同志任寧波市交通局副局長、寧波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指揮部指揮,負責寧波象山港大橋、浙江沿海高速公路複線寧波港段等項目前期和建設工作。面對繁重的建設任務和複雜的建設環境,堅持理念創新,樹立人本理念、全壽命理念和以業主為主導的設計管理理念,從設計源頭抓起,落實民生和生態環保舉措;堅持機制創新,建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業主、指揮部「三合一」建設管理模式,為政策處理和項目順利建設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堅持工作方法創新,落實「合理交叉、適當超前」的工作辦法,在前期工作中突出交叉進行,打時間差,切實提高前期工作效率,確保了象山港大橋如期開工;堅持科技創新,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組織開展了橋樑橋墩防大噸位船舶撞擊柔性防護技術研究與應用等課題研究。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他自告奮勇擔任寧波交通援川公路搶險保通突擊隊隊長,冒着生命危險,帶隊在最短時間裡修通212國道沙洲至姚渡段受損公路,確保了救災生命線的安全暢通,圓滿完成抗震救災任務。   呂忠達同志先後獲得了中國公路百名優秀工程師,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勞動模範、改革開放30年浙江省交通創業創新先進個人、浙江省交通運輸行業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浙江60年60人以及改革開放30年寧波創業創新風雲人物等榮譽稱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