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聽彈琴 劉長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聽彈琴
圖片來自大眾網

聽彈琴是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極寫琴音的美妙,營造精妙的音樂境界,表現彈琴人高超的技藝;後兩句是議論性抒情,慨嘆世人不愛高雅的古調,喻指世人只知趨時隨俗,表達了世無知音、孤芳自賞的感傷情懷,體現出詩人不趨時俗的清高品格。

原文

劉長卿〔唐代〕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七弦 一作:七絲)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譯文

七弦琴彈奏的聲音清冽,曲調悠揚起伏,琴聲淒清好似風入松林。

我雖然很喜愛這首古時的曲調,但在今天人們大多已不去彈奏了。

賞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詩人通過慨嘆古調受冷遇,不為世人看重,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遺憾。全詩意境清雅,志趣高潔,語言含蓄,一語雙關,瀰漫於字裡行間的寂寞情懷感人肺腑。詩題一作《彈琴》,此據《劉隨州集》。從詩中「靜聽」兩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為妥。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詩的前兩句是說,七弦琴奏出清亮的曲調悠揚起伏,細細傾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

  琴,亦稱「七弦琴」,俗稱「古琴」,是我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有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淒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狀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清幽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後兩句是說,我雖然很喜愛這首古時的曲調,但在今天人們大多以不去彈奏了。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後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商

  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為一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眾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如今畢竟成了「古調」,又有幾人能懷着高雅情趣來欣賞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讚美轉入對流行風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的稀少。有人以此兩句認為今人好趨流行風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詩詠聽琴,只不過藉此寄託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流行風尚慨嘆,流露出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劉長卿才華卓絕,卻因誣陷等數遭貶謫。雖牢騷滿腹,但對高潔的堅持使他不能與流俗相合,與眾人為伍。這首詩貫穿了他對於高雅、高尚、高潔的讚美,抒發了他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持以及堅持背後的遺憾與清寂。

創作背景

  劉長卿剛中進士不久,還沒來得及釋褐便逢上安史之亂,於是逃至江蘇一帶,在唐肅宗至德年間(756—758)做了短暫的長洲尉和海鹽令。這首詩大約作於這個時期。

簡析

  《聽彈琴》是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極寫琴音的美妙,營造精妙的音樂境界,表現彈琴人高超的技藝;後兩句是議論性抒情,慨嘆世人不愛高雅的古調,喻指世人只知趨時隨俗,表達了世無知音、孤芳自賞的感傷情懷,體現出詩人不趨時俗的清高品格。全詩語言含蓄,境界清雅,巧用雙關,意蘊深遠。

劉長卿

劉長(zhǎng )卿(約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世稱劉隨州,宣城(今屬安徽)人,一說河間(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玄宗天寶八載(749年)登進士第,釋褐任陳留浚儀縣尉。安史之亂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載(756年)被採訪使李希言任為長洲縣尉。至德二載(757年)冬被謗陷獄,十二月遇赦,攝海鹽令。因冤情未雪,被貶南巴尉。約大曆三年(768年),前後任鄂岳轉運判官。大曆九年(774年),因拒絕觀察使吳仲孺截留財賦,反被誣為貪贓,罷官後居義興,後貶任睦州長史。建中元年(780年),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兩年後因李希烈叛亂,棄官避地淮南、吳越,幾年後去世。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自詡為「五言長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