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淦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淦国
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出生 1946年4月
湖北省黄梅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管理工作者

吴淦国,男,汉族,1946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69年7月参加工作,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构造地质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2]

人物简介

吴淦国,男,汉族,1946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69年7月参加工作,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4年至1969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71年8月至1972年7月北京地质学院青年教师进修班在职学习。1979年至1982年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构造地质学专业在职研究生。1984年10月至1985年4月上海外国语学院出国培训部学习。1985年8月至1986年9月在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和莫斯科大学进修。2000年10月至2000年12月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第十七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

1969年至1975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工作。1969年7月至1970年6月安徽311地质队生产锻炼。1970年7月至1971年7月北京地质学院五七地质队从事地质找矿工作。1987年至1993年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地质系副主任、系主任、科研处处长。1993年2月至1998年3月先后任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所长。1997年7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97年8月兼任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1998年3月任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2000年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校长[3] ,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功勋工程师[4],国立莫斯科地质勘探大学名誉博士,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矿联矿业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地学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种,教材2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5]。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任职

研究所所长

1987年01月至1989年08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地质系副主任。

1989年08月至1991年05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地质系系主任。

1991年05月至1993年02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处处长。

1993年02月至1995年01月,任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1995年01月至1998年02月,任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

1997年07月至1998年03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

1998年03月至2000年0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

2000年01月至2005年05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

2005年06月至2010年9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2010年9月 因年龄问题退休离任

社会兼职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中矿联矿业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

全国地学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发表论文

1.曾庆丰、李东旭、吴淦国.构造叠加与成矿叠加.1984.中国科学(B辑).No.5.

2.吴淦国.苏联地质科研工作新动向.1986.地质科技情报.No.4.

3.李东旭、吴淦国. 内蒙古白乃庙矿田叠生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研究.1987.地质学报.Vo1.6⑴.

4.吴淦国.苏联是怎样培养地质研究生的.1987.学位与研究生教育.No.4.

5.吴淦国.苏联矿田和矿床构造研究的某些动向.1987.地质科技情报.No.1.

6.吴淦国.内蒙古乌拉乌苏矿田构造与金矿富集(俄文).1987.苏联高校通报:地质与勘探.No.4.

7.吴淦国.矿田和矿床构造研究动向.1988.地质科技情况.No.1.

8.吴淦国、印纯清、侯光久.内蒙古白乃庙同轴叠加旋卷构造及其控矿规律.1989.地球科学(增刊).

9.吴淦国、吴习东.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构造演化及矿化富集规律初探.1989.地球科学.No.5.

10.侯光久、吴淦国.安徽药园山铜矿控矿构造应力场及应变能量场模拟.1991.地质与勘探.No.6.

11.吴淦国.旋卷构造对内蒙古白乃庙金矿的控制作用(俄文).1993.莫斯科大学学报(地质学).No.5.

12.吴淦国.变形岩石的超声波研究.1994.地学前缘.No.1~2.

13.侯光久、吴淦国、魏俊浩等.冀西北金矿构造演化与金成矿模式.1994.矿床地质(增刊).

吴淦国
吴淦国

14.吴淦国.构造控矿的若干规律.1994.矿床地质(增刊).

15.周竞平、吴淦国.铜陵地区伸展构造及控岩控矿作用.1994.矿床地质(增刊).

16.周竞平、吴淦国、许国建.安徽铜陵新桥矿田滑脱构造及其控矿规律.1994.矿床地质(增刊).

17.魏俊浩、侯光久、吴淦国.测汞在金矿床深部含矿性评价中的应用.1994.地质科技情报.No.2.

18.魏俊浩、侯光久、吴淦国.典型矿化集中区矿床(点)分布的太极序列规律.1994.地球科学.No.2.

19.孙殿卿、陈庆宣、崔盛芹、吴淦国.全球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1995.地学前缘.No.1~2.

20.Wu Ganguo,Zhang Da.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of Structural Control of Minerals.1996.Journal of Geomechanics.Vol. 2(English Supplement).

21.Wu Zhenhan,Wu Ganguo,Wang Jianping.Constraints of the Meso-Cenozoic global velocity field of lithosphere o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 and its adjacent areas.1997.Episodes.Vol 20,No. 2.

22.张 达、吴淦国、陈金水、谢承涛等.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床成因机理.1998.矿床地质.Vol. 17(增刊).

23.陈柏林、吴淦国、黄仁生、谢艳霞.福建尤溪肖板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及其对矿化的控制.1998.火山地质与矿产.Vol. 19⑷.

24.赵荣文、陈柏林、吴淦国.福建尤溪肖板地区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1998.有色金属勘查.Vol. 6⑶.

25.张 达、吴淦国等.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1998.有色金属勘查.Vol. 6⑶.

26.张 达、吴淦国等.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特征.1998.火山地质与矿产.Vol. 19⑷.

27.陈柏林、吴淦国.福建蒲洋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控矿作用初探.1998.福建地质.Vol. 13⑶.

28.陈柏林、吴淦国.福建尤溪肖板金矿床成因探讨.1998.矿床地质.Vol. 17(增刊).

29.杜子图、吴淦国、王义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研究-以西秦岭巴西金矿为例.1998.现代地质.Vol.12⑴.

30.吴淦国.矿田构造与成矿预测.1998.地质力学学报.Vol.4⑵.

31.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辽西北票及其南天门断裂的第四纪活动.1998.地球学报.Vol. 19⑶.

32.吴树仁、吴淦国、胡道功等.鄂西清江上游NE向活动断层束分段分形特征.1999.地球学报.Vol. 20⑵.

33.陈柏林,吴淦国.赵荣文福建尤溪肖板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矿物特征.1999.岩石矿物学杂志.Vol. 18⑵.

34.陈柏林、张 达、吴淦国等.福建龙岩中甲及其外围磁组构研究.1999.地质力学学报.Vol. 5⑴.

35.Wu Shuren,Wu Ganguo.Dynamic analysis of deformational structures of the Xiannushan fault zone in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1999.Acta Geologica Sinica.Vol. 73⑵.

36.吴淦国、陈柏林、黄仁生、吴建设、张 达.福建省尤溪肖板金矿及其外围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1999.地质力学学报.Vol. 5⑴.

37.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1999.地球学报.Vol. 21⑷.

38.Wu Ganguo,Zhang Da,Cheng Bailin.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al Structure and Tin Mineralization in South China.1999.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Vol.10⑴.

39.吴淦国、张 达、陈柏林.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构造域的转换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以闽西南地区为例.2000.Earth Sciences.Vol.25⑷.

40.Wu Ganguo,Zhang Da,Cheng Bailin.Wu Jianshe,Post-Mesozoic Transformation of Tectonic Domain in Southeastern China and its Geodynamic Mechanism.2000.Earth Sciences (English edition).Vol.11⑶.

41.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辽西医巫闾山隆升历史.2000.地球学报.Vol.21⑶.

42.吴淦国、张 达、陈柏林.构造地质学的现状与进展.2001.地质论评.Vol.17⑶.

43.张 达、吴淦国、李东旭.铜陵凤凰山岩体接触带构造变形分析.2001. 地学前缘.Vol.8⑶.

发表专著

1.吴淦国、汤凤林.从苏联副博士培养对中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建议.1987.地质管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No.5.

2.吴淦国、孙希贤.地质力学简明教程.198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Ф.И.沃尔弗松、П.Д.雅科夫列夫著,吴淦国译.矿田与矿床构造.198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吴淦国.苏联建立和开发矿物原料基地主要科研方向.1990.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吴淦国.变形岩石的超声波研究(摘要).1992.地球科学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任有福、吴淦国、张玉香.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开创地质高校科研工作新局面.1994.中国改革纵横谈(第一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侯光久、吴淦国.冀西北水晶屯金矿区构造演化与成矿.1997.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吴淦国、张 达.构造对成矿元素聚散的控制作用.1997.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构造地质与地质力学).地质出版社。

9.Wu Ganguo,Zhang Da.Structural Control on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of Ore-Forming Elements.1997.? VSP,Proc. 30th Int'l. Geol. Congr..Vol.14.

10.吴淦国.地质力学的机遇与挑战.1997.中国科技文库。

11.杜子图、吴淦国.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及金成矿构造动力学.1998.地质出版社。

12.王平安、陈毓川、裴荣富、吴淦国.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1998.地质出版社。

13.吴淦国.构造体系控矿的物理化学条件.1998.《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第五篇(上)-地质力学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刘迅等编著.地质出版社。

14.张 达、吴淦国.陈柏林.华南地壳结构对锡成矿作用的制约.1999.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地震出版社。

15.吴淦国、邓军.金属矿产矿田构造研究现状.1999.陈毓川主编《当代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地震出版社

16.陈庆宣、吴淦国.建国五十年来地质力学的主要进展.1999.《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7.吴淦国、陈柏林、张达、吴建设.2000.中国东南沿海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第二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

18.张 达、吴淦国、陈柏林、吴建设.闽西南地区锡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2000.第二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

主持科研

1.武夷山西南缘及邻区铜金锡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1995-1998,50万元,国家计委行业科技找矿,负责人)

2.燕山陆内造山带造山作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1996-1999,60万元,原地矿部重要基础研究项目,第二负责人)

3.甘肃北山玉石山-黑山-马鬃山成矿带铜金镍成矿条件与找矿远景研究(1996-1999,25万,原地矿部定向基金,负责人)

4.福建龙岩中甲及其外围锡矿赋存状态、控矿条件、矿化分带性及成矿预测研究(1997-1999,原地矿部定向基金,13万元,负责人)

5.断层自组织研究-以走滑断层为例(1998-2000.12,16万元,自然科学基金,骨干)

6.甘肃北山地区榴辉岩的大地构造意义(1999.1-2000.12,6万,地质行业科技发展基金,负责人)

7.永梅会相邻区综合找矿预测(1999-2000,地质大调查,100万元,负责人)

8.燕山造山带中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其板内造山意义研究(1999-2002,18万元,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

9.上杭-紫金山地区的成矿作用、深部过程与资源潜力(包括台湾金瓜石矿床)(2000-2001,20万,地质大调查项目,子专题第二负责人)

10.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课题: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陵和宁芜大型矿集区(2000-2005,180万,973项目,课题负责人)

11.北方化石与岩石标本库(1999-2000,200万,科技部基础工作项目,负责人)

12.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项目-东南沿海成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综合研究(2001-2003,地质大调查项目)

12.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化探找矿研究(该专题为地质部1980-1981年科技发展规划第74项: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异常评价及成矿成晕机制的研究,骨干参加人员)

13.构造-岩石物理分析及其在构造应力场研究中的应用(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1988-1991,3.5万)

14.西藏日喀则地区地热田开发研究(西藏科委,1987-1988)

15.陕西沙沟-杨斜大断裂带及曹坪岩体含矿性研究(1988-1989,陕西地矿局,骨干参加人员)

16.河南嵩山1:50000地质填图(1977-1978,参加人员)

17.中国东部几个矿田构造的复合分析及构造化学研究(地矿部六五地质力学发展规划,1980-1983,李东旭,吴淦国等)

18.河北张家口下双台-常裕口一带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1990,冶金部地勘局,13万)

19.河北崇礼县水晶屯矿区及其外围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6万,冶金部地勘局,1991-1992)

20.湖北大冶宋家湾金矿区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冶金部中南地勘局)

21.广东廉江-化州一带成矿预测及靶区优选(八五部攻关,1991-1994,负责人)

22.安徽铜陵新桥及外围地区新桥式矿床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1991-1992,周竞平,吴淦国等,冶金华东地勘局803队)

23.河北崇礼县四台沟-黑林沟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预测(4万,冶金部一局,1993-1994,第二负责人)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