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盧侍御通塘曲 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盧侍御通塘曲是一首雜言古詩。此詩先總言通塘好,並指出通塘所在;接寫人物活動;後言通塘可與武陵的桃花源相媲美,甚至超過桃花源;隨後寫詩人遊覽通塘的感受;最後說因偶逢佳境而心醉,長吟佳句,眼望銀河,足撥清波,心情無比舒暢。「好」是一篇之綱,詩中通篇讚美通塘之好,表現游通塘之樂。
原文
李白〔唐代〕
君夸通塘好,通塘勝耶溪。
通塘在何處,遠在尋陽西。
青蘿裊裊掛煙樹,白鷳處處聚沙堤。
石門中斷平湖出,百丈金潭照雲日。
何處滄浪垂釣翁,鼓棹漁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識,出沒繞通塘。
浦邊清水明素足,別有浣沙吳女郎。
行盡綠潭潭轉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雞犬桃花里,將比通塘渠見羞。
通塘不忍別,十去九遲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鳥從天來。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邊苦竹秋聲起。
長吟白雪望星河,雙垂兩足揚素波。
梁鴻德耀會稽日,寧知此中樂事多。
譯文
你誇九江通塘的風光好,甚至勝過會稽的若耶溪。
通塘在什麼地方啊?就在九江的西邊。
青藤綠蘿,裊裊依依,高掛碧樹;沙洲堤上,白鷳翩翩,時起時落,聚集在一起玩耍。
下游江岸陡立如石門,上游堵出一片平湖,水波蕩漾;百丈深的金潭映照着天空的雲彩和太陽。
那裡來的神仙般的釣魚翁,和着敲船棹的節奏唱着優美的漁歌,趣味不凡啊!
正是相逢不相識,來回通塘都繞道走,不願意與俗人交往。
更美的是:江邊沙洲旁一雙白皙的雙腳在清澈的水中嬉戲,哈,原來是一位浣紗的妙齡女郎。
細細圍着綠潭轉了個圈,潭水變得越來越清幽,就像是傳說中武陵源的碧水清流。
那漁翁就像秦朝人與雞犬一道生活在桃花源,若把通塘與桃花源比較,桃花源也要害羞。
去了通塘就不想回家,去十次、九次都是玩到很晚才回家。
偶爾遇到如此佳境,怎麼不叫人陶醉萬分?忽然有一隻鳥從天邊飛來。
明媚的月亮也出山了,好給遊子照亮回家的路,秋風勁起,四周的苦竹也唱起送別的歌聲。
遙望天上的星河,我們唱起陽春白雪,坐在船舷,把雙足垂在清波中撥弄白浪。
那古代的隱士梁鴻隱居在會稽的時候,恐怕也不知道此地有如此美景如此樂事吧?
賞析
全詩可分為五段。前四句為第一段,接過盧侍御《通塘曲》「通塘好」的話題,總言通塘好,並指出通塘所在。青蘿四句寫通塘的人物活動。釣翁,都是隱者,鼓棹、漁歌,志趣不一,互不交往,互不相識。
浣紗女郎,足膚鮮白,在清水的映襯之下,格外好看。以上是正面實寫。行盡四句為第四段,言通塘可與武陵的桃花源相媲美,甚至超過桃花源。
前二句說通塘湖面碧流幽靜,疑是桃花源的溪流;後二句說,桃花源里雞鳴犬吠的景象甚至比不上通塘之美。這是側面虛寫。「通塘不忍別」等十句寫詩人遊覽通塘的感受。前二句說游通塘不忍離去,徘徊猶豫。
偶逢四句寫偶逢佳境而心醉。佳境即:鳥從天來,月出山青,風吹竹響。這些都透露出通塘的「幽」來。長吟四句詩人說自己口誦着盧侍御的佳句,眼望銀河,足撥清波,心情無比舒暢,想到梁鴻和其妻孟光當年在會稽過得那麼和諧愉快,但也比不上自己游通塘這麼快樂。
簡析
《和盧侍御通塘曲》是一首雜言古詩。此詩先總言通塘好,並指出通塘所在;接寫人物活動;後言通塘可與武陵的桃花源相媲美,甚至超過桃花源;隨後寫詩人遊覽通塘的感受;最後說因偶逢佳境而心醉,長吟佳句,眼望銀河,足撥清波,心情無比舒暢。「好」是一篇之綱,詩中通篇讚美通塘之好,表現游通塘之樂。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於西域碎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