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阎都官九月十三日夜对月是夕某与子华圣俞如晦会饮君谟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和阎都官九月十三日夜对月是夕某与子华圣俞如晦会饮君谟所 |
作品名称:和阎都官九月十三日夜对月是夕某与子华圣俞如晦会饮君谟所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刘敞 |
和阎都官九月十三日夜对月是夕某与子华圣俞如晦会饮君谟所是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诗人刘敞的作品之一。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1]
正文
秋霖恣淫溢,后土无时乾。忽惊浮云尽,更觉天宇宽。
凉月如白璧,飞来青冥端。众星稍灭没,惊鹊自盘桓。
兴发思远游,惜无凌风翰。聊寻故人家,呼酒浇肺肝。
适与二三子,四座俱解鞍。意合心同赏,百觞不辞难。
玩古验汉魏,舞姝试邯郸。诙谐杂谣语,大笑倾衣冠。
足为一时乐,未悟清夜阑。每至绝倒处,恨君不获观。
明发得新诗,照人莹琅玕。又知共兹玩,正若相从欢。
君本青云人,淹留尚郎官。旷怀不自屑,遇景宴且般。
古来悲秋士,局促宋与潘。相望如辕驹,岂足为君叹。[2]
作者介绍
刘敞,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其弟□,字贡父,与敞同登科,尤长于史学,曾助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刘敞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他的文章颇有见解。例如《题魏太祖纪》说汉高帝哭项羽,魏武帝祭袁绍,都不是“匿怨矫情”,而是“慷慨英雄之风”;策问《孟轲教齐梁之君》说孟轲讥别人“言利”,而自己却讲“好货不害”,是“讥人甚详而自任太略”。这都是不同寻常的看法。此外,刘敞还有《疑礼》一文,说“今之礼,非醇经也”,乃“圣人之徒合百说而杂编之”。这也不是一般儒生的见解。关于文风,刘敞重实用而反虚浮。他的《杂说》写道:“今日之俗不矜节义而皆安于富贵,尚文章,文章济理者寡而为名者重”,他认为这是“将来之弊”。刘敞的文章比较质朴,自然流畅,近于韩(愈)、欧(阳修)。例如《送杨郁林序》说:“前世之所以能治也,为官择人;后世之所以不治也,为人择官”,写得慷慨激昂,很有情致。刘敞的诗流传也不少,五言、七言都不乏佳作。例如《圣俞挽词》:“孤宦众人后,空名三十年,交游一时绝,诗笔四方传。”简洁凝练,辞情相称。[3]
主要作品
著有《公是集》54卷,有广雅书局重刻聚珍本。又有《春秋权衡》、《七经小传》、《公是先生弟子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