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嗜酸性粒細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嗜酸性粒細胞

人體中正常成熟的白細胞可以分為五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組成部分,與其他粒細胞一樣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殺傷細菌、寄生蟲的功能,也是免疫反應和過敏反應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可以釋放顆粒中的內容物,引起組織損傷,促進炎症進展。

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的數量表現為晝夜周期性波動。

清晨細胞數減少,午夜時細胞數增多。這種細胞數的周期性變化是與腎上腺皮質釋放糖皮質激素量的晝夜波動有關的。當血液中皮質激素濃度增高時,嗜酸性粒細胞數減少;而當皮質激素濃度降低時,嗜酸性粒細胞數增加。

目錄

簡介

形態

臨床意義

正常值參考範圍

簡介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白細胞根據形態差異可分為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顆粒白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形態

細胞直徑10-12μm,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着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酸性顆粒,大小胞,不等,分布不均,染成橘紅色,不可將核掩蓋。[2]

嗜酸性粒細胞可移行至有病原體或發生過敏反應的部位。該細胞能吞噬抗原抗體複合物,釋放的多種溶酶體酶有殺菌作用,陽離子蛋白對寄生蟲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在發生過敏反應的部位,其釋放的組胺酶能分解組胺,芳基硫酸酶酯能滅活白三烯,從而抑制過敏反應。

臨床意義

1.增多[1]

(1)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藥物過敏、過敏性紫癜等。

(2)寄生蟲感染如血吸蟲病、蛔蟲病、鈎蟲病等。

(3)某些皮膚病如濕疹、剝脫性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等。

(4)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嗜酸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細胞肉芽腫等。

(5)某些惡性腫瘤某些上皮系腫瘤如肺癌等。

(6)某些傳染病如猩紅熱等。

(7)其他風濕性疾病、腦腺垂體功能減低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症、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等。

2.減少

傷寒和副傷寒患者;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大手術、燒傷等應激狀態等。

正常值參考範圍

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占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0.4~8。

參考資料

  1. 嗜酸性粒細胞,搜狗,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