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业堂藏书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嘉业堂藏书楼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鹧鸪溪畔,是当地首富刘镛的承重孙刘承干(次子刘锦藻之子)于1920-1924年所建的私家藏书楼,东面紧邻小莲庄,因溥仪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嘉业堂不仅以古籍收藏而知名,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宏大、功能最齐全的私家藏书楼[1],全盛时期(1925-1932年)号称藏书60万卷、共16万册,现存古籍882橱箱,十余万册。1951年11月刘承干将其捐献给政府,后成为浙江图书馆的一部分,198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与小莲庄一同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业堂总占地面积1.5公顷,外有河道环绕,内部采用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其中藏书楼部分占地面积0.135公顷,建筑面积1955平方米 ,为“口”字型回廊式两层建筑,前后两进厅各面阔七间,左右厢房各面阔六间,共五十二间,中央为方形天井(条石满铺,以供夏季晾晒图书之用)。底层辟有“嘉业厅”、“诗萃室”和“宋四史斋”,顶层辟有“希古楼”、“黎光阁”和“求恕斋”,底层门窗均镂空雕刻篆字“嘉业堂藏书楼”,顶层则为“希古”。楼南侧有小花园,中为莲池,四周环以太湖石假山,楼东侧为用于编校和刻印工作的附属用房。

创建

嘉业堂位于湖州市南浔镇西南郊,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其创建者是号称“江浙巨富”的刘承干

刘承干(1881—1963),字贞一,号翰怡,南浔人,清末秀才。他的祖父刘墉(1825—1889)经营蚕丝致富。然轻富重文,竭力鼓励子孙念书做官。父亲刘锦藻(1862——1934)精文史之学,光绪二十年(1894)中进士,撰有《续皇朝文献通考》、《南浔备志》、《坚匏庵诗文抄》等著作。

刘承干秀才出身,长期与著名考古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缪荃孙等相交往,爱好古籍赏鉴,并有承袭其父史学及继父刘安澜(刘锦藻的长兄)藏书遗志。920年,他在南浔故居小莲庄的西侧,建造了这座藏书楼,历时 四年,于1924年竣工,占地面积20余亩。在他所撰写的《嘉业堂藏书楼记》中讲到:“余少席先芬,习向庭洁,缅怀乡先,窃抱斯志……乃归鹧鸪溪畔。筑室为藏书计。糜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庚申之冬,断于甲子之岁”。

现状

南浔镇于1949年5月2日和平解放。大军南下时,周恩来同志十分关心浙江两大藏书楼(南浔的嘉业堂和 宁波的天一阁),曾要陈毅司令员派兵保护[2],不使损失。故解放军专门派一连战士驻守藏书楼,保护了这批珍贵书籍。1951年11月,刘承干写信浙江图书馆,“愿将书楼与四周空地并藏书,书版连同各项设备等,悉以捐献与贵馆永久保存”。当时由浙江图书馆和嘉兴地区图书馆派干部接收。接收时藏书有十一万册左右,杂志三千余册,红梨木书版三万余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给藏书楼带来了新生。浙江省人民政府1984年拨款二十二万元作了修葺。嘉业堂藏书楼房屋修缮一新,园林整治有序,大树参天,绿荷细柳,亭子出新,曲径通幽,人历其境,似处身世外,荣辱皆忘,心旷神怡。一些海内外名人学者大都慕名前来参观访问,这座藏书楼重又名噪于世。

视频

嘉业堂藏书楼 相关视频

中国村落:走进浙江四大藏书阁之嘉业堂,南浔小莲庄上的诗书世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