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九一電台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九一電台舊址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四九一電台舊址

文物單位編號 7-1615-5-008

文物單位類型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始建年代 1918年2月21日

開放程度 不開放

四九一電台舊址北京市朝陽區一處近現代廣播發射電台日式建築群,又名為雙橋電台,又稱民國海軍通信基地舊址[1]

簡介

四九一電台舊址是北京市朝陽區一處近現代廣播發射電台日式建築群,又名為雙橋電台,又稱民國海軍通信基地舊址。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中國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鄉雙橋村,始建於公元1918年2月21日,於1923年7月底竣工。

共建鐵塔6座、高200多米,發射機樓一座,及7座宿舍小樓,占地面積近20萬平方米。均為日式建築風格。主樓為二層小樓,周圍是配套建築,周邊有發射塔。截止到2013年5月存有5座建築。四九一電台舊址是中國最早的電台,歷經了北洋軍閥、日偽統治和國民黨政權統治。並於1949年10月1日向世界各地的報道中國開國大典的情況,因此1997年它被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月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建築範圍

該建築群於2004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系東起1號樓東牆南北延長線,西至3號樓西牆南北延長線;南起4號樓南牆東西延長線,北至2號樓北牆東西延長線;西起8號樓西牆南北延長線,東至7號樓東牆南北延長線;南起8號樓南牆東西延長線,北至7號樓北牆東西延長線。 [2] Ⅰ類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起分別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擴展25米。 [3]

建築特點

此建築群屬日式別墅式建築風格,樓基用花崗岩和紅色磚砌成,桔黃色的牆體,鑲嵌着白色水泥的門窗框,不規則多面坡的樓頂,覆蓋着紅色片瓦。7座小樓獨立坐落在庭院的東南西北,如今只存有5座。六號樓、七號樓已不存在。

一號樓:建築面積430平方米,舊時為電台官員住舍。截止2013年稱廣發閣1座;此樓坐落於院的南端,樓門朝北。一層有房屋8間,二層有房屋4間,木質樓梯,室內地面均為實木地板鋪裝。並設有歐式鑄鐵壁爐,保存完好。樓的基石為花崗岩,樓體為桔黃色,樓頂為不規則多坡式頂,上面覆蓋着紅色片瓦。門窗的邊框以水泥砌成拱形和方形均為白色。錯落有序,方圓結合。樓的建築形狀為丁字形東西走向。始建於1920年。

二號樓:建築面積230平方米。舊時為住地官兵俱樂部舊址。坐落於庭院的南端。樓門朝北。一層有房屋3間,如今室內已改成為電台展覽廳。順木質樓梯進入二層,有房屋5間。室內地上均為實木地板鋪裝。樓基為花崗岩石堆砌,有的高達2米。門窗框有圓形、拱形、長方形。

三號樓:建築面積167平方米,坐落於庭院的西端。樓門朝東。為民國海軍通訊基地的官舍舊址。一層有房屋7間,二樓有房屋3間,木質樓梯,室內地面上均鋪實木地板。有鑄鐵壁爐。桔黃色樓體高低結合,南北走向,樓基為花崗岩,樓頂為多面坡,紅色片瓦。

四號樓:建築面積759平方米,舊時為官兵和技術人員的住舍。坐落於庭院的北端。樓體東西走向。一層東面房屋7間,西面房屋7間,中間為樓門洞,坐北朝南。二層東面房屋6間,西面房屋6間,中間房屋3間。室內均為木質樓梯,實木地板,有歐式鑄鐵壁爐。此樓的基石為紅磚砌成。樓頂為兩面坡式,上面覆蓋着紅色片瓦

五號樓:建築面積409平方米,坐落於庭院的北端,樓基為紅磚砌成。舊時為工程技術人員住舍。樓頂為兩面坡式,樓門坐北朝南。分隔成三個門洞,東門洞內一層有房屋4間。二層有房屋3間,中門洞內一層有房屋4間,二層有房屋3間。西門洞內一層有房屋4間,二層有房屋3間。均為木質樓梯,室內地面上均鋪有實木地板,有鑄鐵壁爐。為複式結構。六號樓、七號樓已不存在。

機房:建築面積2767平方米。樓門朝西。樓體南北走向約50米長。仿軍艦形狀。舊時為民國海軍通訊處。樓高6層為塔式,登高望遠,俯瞰四周,周圍一切盡收眼底。樓內設有一個約900平方米的大廳。如今已成為教學大廳。室內發射設備均為日本製造。樓基為花崗岩石,樓體為鋼石結構。樓的整體顏色為桔黃色。門窗為長方形、拱形,以水泥鑲砌成白色窗框。樓前有一個大型的日式噴淋圓形涼水池。現此樓為廣播系統培訓中心。

參考來源

  1. 四九一電台舊址,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