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回蒜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回回蒜果
152510104.jpg
圖片來源 http://www.foodmate.net/4images/medicine/1/8817.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回回蒜果

漢語拼音:Huí Huí Suàn Guǒ
別名:水楊梅果
性味:味苦,性微溫
功能:明目,截瘧
主治:夜盲,瘧疾

回回蒜果,中藥名。為毛茛科毛茛屬植物回回蒜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果實。具有明目,截瘧的功效。主治夜盲,瘧疾。[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回回蒜果

拼音名:Huí Huí Suàn Guǒ

別名:水楊梅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回回蒜的果實。

採收和儲藏

夏季採摘,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茴茴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70cm。鬚根多數,簇生。莖直立,多分枝,中空,密生開展的淡黃色糙毛。基生葉與下部葉有長達12cm的葉柄;為三出複葉3深裂,裂片狹長,上部有少數不規則鋸齒,具長柄;側生小葉不等2-3裂,具短柄;莖上部葉較小和葉柄較短;小葉兩面及葉柄均有糙毛。花序有較多疏生的花;花兩性,單生,直徑6-12mm;花梗有糙毛;萼片5,狹卵形,長3-5mm,外面被柔毛;花瓣5,寬卵圓形,長達7mm,黃色,基部有短爪,蜜槽有卵形小鱗片;雄蕊多數,花葯長約1mm;花托在果期伸長,圓柱形,長達1cm,有白短毛;心皮多數,無毛。瘦果扁平,長3-3.5mm,無毛,邊緣有寬約0.2mm的棱,喙極短,呈點狀,長0.1-0.2mm。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00-2500m的平原與丘陵、溪邊及田旁水濕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江西

性味

味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

明目;截瘧。主夜盲;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回回蒜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回回蒜果中醫世家